约23590字。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专项指导与考点突破训练(附答案解析)
突破一:准确概括人物形象
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概括不全”和“理解有误”两方面的错误。“概括不全”,即不能筛选出诗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会遗漏人、事、景、物、理(情)等中的一项或几项;或者不能对某一形象进行全面概括,比如对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会遗漏一点或几点。“理解有误”,即对形象的特征和体现的意义理解有偏差,对形象进行分析时没有联系诗歌内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
(一)概括人物形象,要避免3个方面的失误:
1.避免断章取义,乱贴标签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人物形象类型及特点,梳理、熟悉概括人物的常见词语。
(2)仔细阅读诗句,把握关键,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对诗词中描写人物行为、心理、神态的词句,要细心体会。
2.避免梳理不全,面树立“要点意识”,一是因为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二是可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要点个数,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梳理。可按诗句顺序,逐句筛选、梳理,最后“合并同类项”,明确答案要点。
3.避免不结合原文分析
(1)为理寻据法。所谓“分析”,往往是为概括出的形象特点寻找依据,即不能只说“是怎样”的形象,而要说明“从哪里”看出“是怎样”的形象。
(2)抓关键词法。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往往透过关键词语表现出来,可紧扣筛选出的诗句中关键词语分析。
(二)把握诗歌形象两步骤第一步:
把诗歌的形象细化为“人、事、景、物、理”5个方面,“人”指作者或抒情、叙事的主人公,“事”指事件,“景”指自然景物或意象,“物”指具体的物件,“理”指诗歌表达的哲理。第二步:筛选诗歌中所有有关“人、事、景、物、理(情)”的词语,细致分析这些词语体现的形象特征。
[典题印证1](2019•河北张家口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从军行
(唐)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问题:这首诗展示了戍边将士哪些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诗中找出直接写戍边将士的诗句以及有关“人、事、景、物、理”的词语,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角度相关内容
人行人、名王、天子
事行军打仗,擒获了敌酋
景边陲“日暮”凯旋的情景
物胡笳、战马
理(情)“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的爱国、自豪之情
【答案】(1)奋勇争先,征战沙漠,不辞艰辛;(2)生擒敌酋,“系名王颈”,英勇善战;(3)忠君爱国,以胜利“报天子”。
突破二:分析有据,归纳诗歌情感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情感分析题,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分析时,要紧扣主旨,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更不可一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