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960字。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预测卷8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2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乐府诗是李白诗里尤为重要的一类,在《李太白集》中,乐府编为4卷,计149首,所拟古乐府近120首。他有感于“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诗坛状况,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大力拟作古乐府。
他的拟作,绝非单纯模拟,而是在古题之下阐发新意,广为创造,大量吸收了古乐府的精华,而又加以汪洋恣肆的发挥与开拓。詹锳先生所论甚得要领:“太白乐府,或模旧制,或创新篇,因革之端,往往可指。”因,就是继承;革,当为创新。因革之统一,正可视为李白乐府在乐府文学史上的地位。
从继承的角度讲,李白乐府所拟古题,均在古乐府的谱系之中。如《将进酒》《战城南》属“鼓吹曲辞”,《关山月》属“横吹曲辞”,《乌夜啼》属“清商曲辞”,《蜀道难》《白头吟》《玉阶怨》属“相和歌辞”,如此等等。在题材类型和感情类型上都有一脉相承之处。关于“将进酒”,《乐府诗集》中述其主题为:“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李白的《将进酒》,也是以酒述怀的。(选项句)古乐府中的“清商曲辞”,以吴歌歌曲最为柔婉清丽,其“子夜歌”“子夜四时歌”等,都极尽缠绵排恻之情调,语言尤是清美含蓄。李白的《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其意境、语言脱化于南朝乐府民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选项句)李白乐府从汉魏六朝的乐府传统中继承、汲纳了很多元素,为传承乐府文学注入了很多活力。
李白在继承乐府传统的同时,大力开拓,将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和时代因素呈现在其乐府篇什之中,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风貌。(选项句)李白乐府将时代忧患、现实关怀及不凡抱负打并其中,而语言的恢张纵横,意境的迷离惝恍,使乐府诗至此境界大开。如《远别离》《公无渡河》等,看似光怪陆离,而其中的现实忧怀,跃然纸上;《行路难》《长相思》的身世感慨,透射而出。许学夷指出李白乐府的艺术个性说:“太白《鸣皋歌》虽本乎骚,而精彩绝出,自是太白手笔。至《远别离》《蜀道难》《天姥吟》,则变幻恍惚,尽脱蹊径,实与屈子互相照映。”(选项句)指出李白的这些乐府名篇,一方面可以上溯其“血脉”,一方面又自创局面,自铸伟词。
李白乐府之作的继承与创新,也即“因”与“革”,是浑融一体的,重要的是李白对乐府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胡震亨尝言读李白乐府有三难,其言曰:“不先明古题辞义源委,不知夺换所自;不参按白身世遘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题、借题抒情之本指;不读尽古人书,精熟《离骚》、选赋及历代诸家诗集,无由得其所伐之材与巧铸灵运之路。”这番话其实最能说明本文之旨:李白乐府多有渊源,善于继承前代乐府文学的瑰宝。李白并非仅是为作乐府而作乐府,而是因事傅题,借题抒情。李白对乐府诗的创新,是建立在熔铸百家的基础之上的。在广采博收的基础之上巧铸灵运,方才成就李白乐府的瑰奇景象和巅峰地位。
(节选自张晶《李白乐府诗的继承与创新》有删改)
1.【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李白的乐府诗中,拟古乐府占了绝大多数,这是他有感于当时诗坛状况而有意对古乐府的回归。
B.李白的新题乐府《将进酒》“以酒述怀”,是对“鼓吹曲辞”这一古乐府谱系特点的传承。
C.李白在乐府上的创新源自于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呈现出语言恢张纵横,意境迷离惝恍之感。
D.李白的乐府诗《天姥吟》充满了瑰丽的想象与奇特的变化,是从屈原的《楚辞》中变化而来。
2.【考点:论证方法】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论述观点时多引用名家观点,让文章论述更为严谨,也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视野。
B.文章第三段使用例证法,用李白所作《子夜秋歌》的例子证明其对古乐府主题的继承。
C.文章末段用胡震亨的话阐明,不了解乐府渊源、李白身世和前代文学很难真正读懂李白的乐府。
D.文章论述脉络清晰,从“因”与“革”两个方面来论述主要观点,两方面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考点:观点概括】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优良传统的继承,使李白乐府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B.李白乐府诗将继承和创新浑融一体,二者结合,从而为乐府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C. 有人认为李白诗的源头之一便是屈原及其所代表的《楚辞》,这与文章观点不谋而合。
D.如果李白没有博采百家、巧铸灵运,就难以成就其乐府诗的瑰奇景象和巅峰地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国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