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420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寡妇①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②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③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释】①杜荀鹤: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②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
  ③旋斫:现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抓住“衣衫”“鬓发”等最能揭示人物本质的细节特征,简洁而生动的刻画出寡妇贫困痛苦的形象。
  B.颔联“犹”“尚”二字与尾联“任是”“也应”前后呼应,不管百姓如何困苦,横征暴敛依旧无处不在。
  C.此诗虚实结合:前三联虚处着笔,具体形象的写出寡妇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生活,尾联谊感慨升华主题。
  D.颈联“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采用加倍强调的艺术手法,极力渲染了寡妇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
  (2)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同情——农妇的不幸遭遇及悲惨生活。②揭露控诉——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横征暴敛无处不在。
  【解析】【分析】(1)C项,错在“前三联虚处着笔”,前三联是对山中寡妇的形象和困苦的生活做了描写和叙述,应该是实处着笔。故选C。
  (2)本题中,此诗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麻苎衣衫鬓发焦”刻画出寡妇那贫困痛苦的形象。“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强调了山中寡妇那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寄寓了诗人对山中寡妇的同情。然而,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阶级也并不放过对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样残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最后,诗人面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发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表达了对不顾人民死活、横征暴敛的统治者的控诉。
  故答案为:⑴C;⑵①同情——农妇的不幸遭遇及悲惨生活。②揭露控诉——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横征暴敛无处不在。
  【点评】⑴此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理解、诗歌主旨、诗歌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要读懂诗意,注意情感、形象、技巧等表述不
  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⑵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联系诗人境遇、所用典故、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进行综合解读。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意[唐]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①②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②磔,zhé,张开。
  (1)“事长征”的意思是________,交代了“男儿”________的身份。
  (2)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男儿”形象,请结合全诗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