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20字。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O八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为了让同学们走近苏轼,了解苏轼,学校举办了"在故宫遇见苏东坡"观展活动。
  1.请阅读同学参观时拟写的新闻草稿,完成下列任务。(8分)
  2020年9月13日,我校师生走进故宫,参观了"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胜事传说夸友朋""苏子作诗如见画""我书意造本无法""人间有味是清欢"四个单元。老师对每个单元进行了讲解。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苏东坡诗词、文章、书法皆精∶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 ①_,开创"尚意"书风,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绘画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观过程中,有同学用手在空中临写着或遒劲或秀媚的字体,有同学惟妙惟肖地模仿着西园雅集中名贤大儒们的动作和神态,有同学 ② 地欣赏着苏轼书《醉翁亭记》的拓本…….
  虽然观众__(mó)肩接踵,络绎不绝,但大家的内心是那样沉静。
  (1)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遒劲(jìng) 惟妙惟肖(xiāo) 磨肩接踵
  B.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āo) 磨肩接踵
  C.遒劲(jìng)惟妙惟肖(xiào)  摩肩接踵
  D.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ào) 摩肩接踵
  (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巧妙绝伦 ②屏息敛声B.①自出心裁②诚惶诚恐
  C.①巧妙绝伦②诚惶诚恐D.①自出心裁②屏息敛声
  (3)为这则新闻稿拟标题,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B.我校师生参观"千古风流人物"特展
  C."千古风流人物"特展分为四个单元D.我校同学们观展认真投入,收获颇丰
  (4)冒号常用在总起句后,以引起下文的分说。第三段冒号前的画线句作为这段的总起
  句表达欠妥,请根据文意作出修改。(2分))
  修改∶                      
  2、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
  (1)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两句以景物自比,表达出诗人漂泊在外的惆怅之情。
  (2)"花"历来寄寓着文人墨客的情思。杜甫《春望》中      ,     。"两句借花抒发感时伤世之情;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描绘了春花初绽、青草吐绿的早春美景,表现了春光美景之中诗人内心的欣喜与沉醉;
  (4)          ,悠然见南山。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愚公移山》,完成第 3-5 题。(共 7 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媚妻有遗男,始散,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面山而居/居功自傲B.杂然相许/以身许国
  C.寒暑易节/平易近人D.固不可彻/固执己见
  4、在通读文章时,小林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语气,下面三句话,你认为
  他处理不够准确的一项是()(2分)
  【甲】吾与汝华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诵读∶愚公与家人商议时,虽然提出了"可乎"这样的疑问,但此时他心中已有把山移走的信念,读时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乙】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诵读;愚公妻子从"献疑"的角度提出她真实的想法,她认为愚公年老体弱,移山难度大,还担心土石的处理,读时要读出埋怨的语气。
  【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诵读∶智叟要用愚公,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移山是"不惠"之举,轻视愚公之力,讥讽愚公无能,读时要读出嘲笑的语气∶
  5、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从愚公和贫者身上获得了怎样相同的启示。(3分)
  【链接材料】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