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2390字。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阶段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二)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6分)
  材料一    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作为官方首次提出这一概念。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2月3日至3月4日,仅中央层面至少5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简要梳理发现,“新基建”可分为狭义“新基建”和广义“新基建”。其中,狭义“新基建”指数字基础设施,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广义“新基建”指融合基础设施,包括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以及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等。也就是说,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包括能源、交通、城市、水利在内的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进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例如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水利基础设施等。作为广义“新基建”,不仅服务于智慧产业(智慧农业、智慧制造业、智慧服务业)、智慧企业、智慧政府发展,还服务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水利发展;不仅服务于供给端生产方式革命,还服务于需求端生活方式革命,进而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摘编自人民网《五方面理解“新基建”内涵与重点》)
  材料二    传统基础设施大多局限于实体空间尤其陆域,重在有形连接,即“桥连接”,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桥梁等,俗称“铁公基”。新型基础设施不仅用于实体空间,更拓展至虚拟空间,重在无形连接,即“云连接”,主要包括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群,也称“云设施”。鉴此,“新基建”和“老基建”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关系。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提升了传统基础设施功能,而且放大了传统基础设施作用。“新基建”加力,“老基建”改造,可以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双轮”驱动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标志是,线上购物、线上支付、线上学习、线上会议发展迅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人已逐渐习惯线上生活。同时,产业互联网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表现在工作人员远程办公率、企业数字技术渗透率、制造产业机器人密度等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这里,不仅需要正确认识“新基建”和“老基建”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新基建”中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从非信息化、非数字化、非智能化、非网络化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全面转型,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重大革命,一切都在颠覆之中,一切都在重构之中。因此,不能就“新基建”谈“新基建”,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跳出“新基建”谈“新基建”,由此才能认清“新基建”的深刻、深远、深情意义。                       
  (摘编自李海舰《谈“新老”基建的关系》)
  材料三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闭幕。人民网记者整理发现,各地在2019年的工作成果斐然。与往年不同的是,多地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基建投资方面更加偏向新基建领域,“新基建”成为各地两会热词。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4月份以来,上海、广东、重庆、山东、云南等全国十余个省份或城市已经出台了有关新基建的落地举措。
  新基建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开始显现。对此,一些业内专家表示,新基建的加快建设将成为重要承接点,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有效拉动作用,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而且能够为经济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石建勋认为,不少人存在一种认识误区,以为“新基建”将逐步代替“老基建”。其实,“新基建”的发展不能简单地走“老基建”之路。要避免一哄而上,考虑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实际;要根据财力和债务情况循序推进,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债风险。
  (摘编自人民网《“新基建”成为热词需循序渐进推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基建”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包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四个方面。
  B.“新基建”不仅为供给端生产方式革命提供服务,还为需求端生活方式革命提供服务,它为城市就业率提供了保障。
  C.相较于“老基建”,“新基建”不仅用于虚拟空间,更拓展至实体空间,它使“老基建”的功能提升,还放大其作用。
  D.我国工作人员远程办公率、企业数字技术渗透率等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说明我国互联网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新基建”服务对象的是(     )(3分)
  A.智慧企业      B.智慧农业      C.智慧教育      D.智慧城市
  3.“新基建”“新”在何处?请根据材料概括。(4分)
  4.结合相关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政府如何推动“新基建”的发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5分)
  心 与 手    
  [美]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从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