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5220字。
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共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把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期待更多国家像中国一样展现雄心、拿出行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在此次大会上,各方希望达成一个雄心勃勃的生物多样性目标、框架以及国际社会与之相匹配的财政支持和体系建设,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此外,这次大会在中国举办,激发起各界对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全球引领作用的期待。
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治理方面都做了许多重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及繁育工作,已使这一珍稀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中国经济进一步向绿色低碳转型并升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纳入更多生态考量,中国加强近海和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无不彰显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对指导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榜样作用。世界可以借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保护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疫情后的绿色复苏有望推动全球在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减排25%。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中国已做出良好表率。中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启动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资规模达885亿元人民币,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措施。我们期待更多国家像中国一样展现雄心、拿出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现实再次表明,采取全球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刻不容缓。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健康的自然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与诸多环境挑战互为因果,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出现人畜共患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中国展现的领导力和行动力是扭转当前全球生态系统质量下降趋势的关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是一个展现中国引领作用的重要契机。国际社会应与中国一道,继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决心、举措,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摘编自英厄•安诺生《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材料二:
“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青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进高校做科研,也可以像我一样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从事公益事业。”10 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90后自然保护工作者初雯雯在青年代表发言环节分享了她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河狸的故事。
初雯雯的家乡新疆阿勒泰是中国仅有的河狸分布区,这些小家伙能通过修建河狸坝改变水位、聚集鱼群、吸引鸟类筑巢,继而引来小型兽类和昆虫,进而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平。为了保护河狸,初雯雯发起了为河狸种植灌木柳的公益项目“河狸食堂”。在过去4年里,有超过一百万名“90后”青年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了自然保护公益活动,种下了41万棵灌木柳树苗,发展了190户牧民成为自然保护巡护员。在他们的帮助下,4年来,蒙新河狸由162窝提升到190窝,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的青年教师陈远书也来到了会场。在校园里,她从事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宣教工作,通过组织科普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通过自然笔记、自然观察等去认识身边的生物多样性。在她看来,青年要尽早养成交叉性和系统性思维,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知识带到专业学习和工作当中。
这次大会上,陈远书承担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的讲解工作,她致力于把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独特魅力介绍给更多人。“青年人对网络媒介更加熟悉,理应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传播者,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事业。”陈远书说。
201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李雨晗加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来到海拔3800多米的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克服了高反、缺水、缺电的困难,成为昂赛工作站的第一任站长。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生活着雪豹、棕熊、猞猁、藏狐等野生动物。在这里,她和同事们开展人兽冲突保险试点,降低牧民们因为野生动物吃了家畜而遭受的损失,成为人与自然的“调解员”。
谈及为什么要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李雨晗笑着说:“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为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更是在保护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作为青年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行动起来呢?”
正是这些在野外一线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年轻面孔,托起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明天与希望!
(摘编自周梦爽、徐谭《守护生物多样性青年在行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界期待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全球引领作用,原因之一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召开。
B.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世界其他各国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全球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预测,据《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2030年的实排量会比现在减少25%。
D. 动物河狸能通过修建河狸坝改变水位、聚集鱼群、吸引鸟类筑巢,引来小型兽类和昆虫,这有助于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从其他国家看中国的角度介绍评价了中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举措。
B. 材料一借助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事实,意在提醒人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立即采取全球行动。
C. 材料一指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破坏,这是出现人畜共患疾病的直接原因。
D. 材料二关注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年轻面孔,肯定了许多青年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3. 下列不属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举措的一项是( )
A. 2015年后,我国先后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B. 大熊猫、朱鹮、亚洲象等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C. 我国持续加大对破坏及危害生物多样性等违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
D.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划定并验收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4. 为什么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中国展现的领导力和行动力是扭转当前全球生态系统质量下降趋势的关键”?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 请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国青年在守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2030年的实排量会比现在减少25%”错,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疫情后的绿色复苏有望推动全球在预测的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基础上减排25%”分析,比较对象错误,不是与现在比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