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3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阶段练习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8分)
  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花苞(bāo) 怅然(chàng) 禁锢(gù) 参差不齐(cī)
  B.确凿(záo) 庇护(pì) 夜阑(lán) 荒诞不惊(dàn)
  C.蓦然(mò) 云宵(xiāo) 怂恿(sǒng) 曲肱而枕(gōng)
  D.称职(chèng) 虐待(nüè) 悲楚(chǔ) 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上课了,王老师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时而高谈阔论,时而用咄咄逼人的眼神扫视认真听课的学生们。同学们听着王老师精彩的讲解,无不随声附和地表示赞同。
  A.神采奕奕 B.高谈阔论 C.咄咄逼人 D.随声附和
  3.下面是《孔融让梨》剧本片段,根据情境,人物对话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
  孔融让梨(节选)
  孔父:恭迎南文兄光临寒舍!小弟昨日刚作了文章,正好向南文兄赐教啊!
  南文:孔兄客气了!愚弟听闻令郎孔融天资聪颖,今日携梨来访,一交小友。
  孔父:犬子不才,南兄垂爱了。
  A.寒舍 B.赐教 C.令郎 D.垂爱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的“左迁”表示降职。
  B.“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一句中“她”“崖壁”“拉”分别是代词、名词、动词。
  C.《世说新语》是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古诗词中许多意象有丰富的内涵,如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子规”有哀愁之意。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江迄不动。既而欢跃直前,将龁①其领。江急以锤击狼脑,立毙。少间,又一狼来,如前状,又毙之。以至中夜,杳无至者。
  忽小睡,梦父曰:“杀二物,足泄我恨,然首杀我者,其鼻白,此都非是。”江醒,坚卧以伺之。既明,无所复得。欲曳狼归,恐惊母。至夜复往,亦无至者。如此三四夜。忽一狼来,啮其足,曳之以行。行数步,棘刺肉,石伤肤。江若死者,狼乃置之地上,意将龁腹。江骤起锤之,仆;又连锤之,毙。细视之,真白鼻也。大喜负之以归始告母。
  异史氏曰:“农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义烈发于血诚,非直②勇也。智亦异焉。”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龁:hé,咬。②直:只,仅仅。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 B.顾野有麦场 顾:看,视
  C.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似的 D.止增笑耳 止:停止
  6.下列句子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以刀劈狼首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江急以锤击狼脑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两文都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应退缩,应该运用智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C.屠户和于江都是杀死了两只狼,【甲】文在遇狼、杀狼的过程中,屠户从懦弱迁就逐渐变得勇敢机智;【乙】文于江不惧恶狼伤害,一再独自赴险,体现了他的孝义勇敢。
  D.两文都运用了动作描写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