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90字。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狭隘(ài)干涸(hé)怂恿(sǒng)粘轻怕重(niān)
  B. 殉职(xùn)惶惚(huǎng)怅然(chàng)怪诞不经(dàn)
  C. 蜷伏(quán)热忱(chén)蹒跚(pán)神采奕奕(yì)
  D. 坍塌(tān)缥缈(miǎo)嗔怪(cēn)随声附和(hè)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__①__,更应是纵使身处    ②    ,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 ③ 智慧
  ④ 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①闲情逸致②困境③启迪④抚慰
  B.①悠然自得②困境③启发④抚恤
  C. ①闲情逸致②困难③启迪④抚恤
  D.①悠然自得②困难③启发④抚慰
  3.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①春的季节,春光在万山怀抱里,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②夏日,荷花们都沉醉在月色当中,悠悠地吐着香气,那优美的姿态和沁人的馨香,真是令我神魂颠倒!③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夜里皓月当空,柳林摇曳,晚风轻拂,桂花飘香。④冬天如西北汉子粗犷豪放而又不失礼节,他带着洁白的礼物来到人间,早晨推开大门,整个世界粉妆玉砌,分外妖
  娆。
  A. "季节"是名词;"里"是代词。
  B."沉醉"是动词;"优美"是形容词。
  C.第②句有语病。应将"神魂颠倒"改为"如痴如醉"。
  D.第④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B.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流沙河""三调芭蕉扇"都是有关他的故事情节。
  C.《狼》 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D.《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专写动物的散文是《狗??猫??鼠》。
  5.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5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        ,若出其里。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 海日生残夜,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6题。(3分))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对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选取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B.《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凌云的画面,展现出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C.两首诗同为咏秋之作,虽写景色不同,但都表达了"悲秋"的情绪,读完后,使人顿生悲情。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寄情于物,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借景抒情,
  融情、景、理于一炉。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诚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责;.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释】①相∶辅佐。②恭∶谦逊有礼。③尊盛∶"尊盛"∶位高势盛。④畏∶同"威"威严。⑤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⑥由∶奉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