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710字。
十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月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的体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门类,内容涉及新时代抗震救灾英雄、抗疫白衣天使等多个宏大主题。广大美术工作者用优秀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解码时代精神,以此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进入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上聚焦、聚力,如《风雨同舟》《飞天圆梦》《龙腾大湾》《彝家新村》等。它们讴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具有相当的思想高度、情感温度和艺术深度,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紧扣时代脉搏、聚拢民心所向的社会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美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态势。
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蕴含象征意蕴,彰显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同样塑造了如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宝贵的红色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如青年艺术家邱敏君“以艺抗疫”,创作了水彩画《“疫”线党旗扬》。该作品定格的是一幅抗疫前线温暖人心的图景:一顶帐篷、一张桌子、一个临时设立的“党员先锋岗”,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安全防线。这类作品简单明了地表达一种立场、营造一种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引领社会风尚,提升思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优秀的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一方面追求艺术上的品格、意境,一方面追求思想上的纯洁、高雅,形成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的共鸣。在信息驳杂、思潮繁复的背景下,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人们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美化,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艺术修养等大有裨益。人们在欣赏作品、接受美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热爰。
(摘编自韩波《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创作大有可为》)
材料二:
主题性美术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能以艺术的形式塑造国家光辉形象,弘扬时代英雄人物,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来说,意义重大。主题性美术的社会功能的实现要建立在对该类艺术应有的“当下性”的充分认知上。
“当下性”首先具有时间意味,需立足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绝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变化,选取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件,将其作为美术作品的题材,以此出发去确定主题并钻研技法,从而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涌现出相当一部分优秀作品,如《辽宁号航母》《南海明珠》《最美太湖水》《幸福的菜篮子》《脊梁——汶川救援感怀》等,充分展现中国在政治制度上的优越性、经济上的伟大腾飞,以及人民生活世界的美好变化。
比起时间意义上的“当下性”,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是主题性美术更加复杂的特性。主题性美术的欣赏者不是逝去的生命,而是当时当下的生命个体。只有以作品为纽带,让一种艺术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生命个体身上发生,主题性美术的意义才能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理解不断生成,并且获得永恒的意义。而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存在不仅是自然性的,具有感官、神经、肌肉等自然的身体,还是文化性的,是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民族习俗等构成的整体文化系统中的社会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认知到人的文化性存在,是理解主题性美术应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当下性”的首要前提。
主题性美术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不论其题材多么宏大、立意多么高远,最终都是要以诉诸感官的美术作品呈现出来,从感性上作用于特定时代的公众,推动其构建起自身作为个体的身心和谐,从而达到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最终目的。这种审美意义包含有伦理的意味与认知的内涵,但后两者都必须以审美为第一要义,因为缺失了审美性的艺术作品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质。因此,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本身一直都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课题之一。
主题性美术的创作是要常变常新的,不论是从时间维度上关注题材范围的变化,还是从文化意义上不断赋予各类题材以当代人所能认同的喻像内容,又或者从形式与风格上打破旧有的桎梏,都需要创作者有鲜明的创新意识和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
(摘编自庞勇《论主题性美术的“当下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色主题美术作品涉及体裁门类众多,内容广博宏大,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艺创新
等方面意义重大。
B.水彩画《“疫”线党旗扬》构图简单明了,内容温馨,体现出我党新时代的红色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
C.作为艺术形式,主题性美术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时代英雄有正向推动作用,在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
D。主题性美术作品只要实现了创作者和众多当时当下的生命个体之间艺术体验的互动,
作品的永恒意义就随即得以产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题性和现实题材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创作的聚焦点,出现了《风雨同舟》等有思想、有情感的作品。
B.人们欣赏优秀的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能够净化精神,提高艺术修养,坚定其对党和国家
的认同和热爱。
C.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应立足当下,选取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事件作为题材,并通过一定
的技法进行创作。
D.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怎样理解,审美都
应放在第一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论据论证“新时代红色主题美术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凝聚社会民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山东画院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以跨越半个世纪的多幅作品,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辉煌篇章。
B.云南民族大学举办“丹青绘党史•百年铸辉煌”红色美术作品展,展出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国画、雕塑、书法、剪纸、扎染等多种类型。
C.参观完海南省的主题美术展,昌江中学学生代表说:“《开训练兵•南海蛟龙》这幅画给
我印象最深刻,因为我也想将来做祖国的卫士。”
D.年轻艺术家崔景哲通过红衣少女这一内容展开了以“中国红”为主题的系列工笔画创作,以这种特殊形式为每一个人讲解中国文化中传统的美。
4.材料二本论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请简要分析。(4分)
5.复兴中学学生会要举办纪念“新时代•新青年•新风尚”美术作品展。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
主办人,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说说入选这次作品展的标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是新疆看不够 劳 罕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新疆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新疆是一种瘾,去过戒不掉!”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的神经,“新疆的瘾”不由自主漫延全身。
我常对朋友们讲,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旅游,这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新疆!如果不去,人生一定会留有缺憾!
先说新疆的风光吧,新疆的花海,无不具有“辽阔”这个特点。我曾在阿勒泰见过两万亩大的一块野芍药花地,曾在裕民县见过连绵几十公里的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