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33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VR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通过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云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现实生活。
  一些人士认为,作为在疫情中迅速“火爆”的文旅新模式,“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无法实地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很快,2020 年直播经济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直播经济的结构看,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占了绝大部分,旅游类直播相对较少。“云旅游”通过与消费者深度互动,能够实现“先种草,后出行”,这一方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者旅游体验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使景区推广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对于热门景区而言,“云旅游”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景区物理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云旅游”正在从一种渠道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产品,不单是对景区物理环境进行了展示,还添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在一些人文景区,通过对“云旅游”的深度挖掘,可以使景区潮起来、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历史醒过来,打造与线下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带来比线下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云旅游”还能带来更为多元的互动性,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的差异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旅等共同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表明,疫情后总体旅游动机均值较2019年提升4.0%。其中“进行社交,结识新友”提升8.0%,“了解文史,丰富知识”提升7.4%,而“云旅游”对这两方面的满足能力高于线下旅游,其发展值得期待。
  有观点认为,“云旅游”的一大缺陷在于,其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但也要看到,“云旅游”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借助“云旅游”,很多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增加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推出了“为国宝代言”小程序,在云端呈现国宝,在云端讲解背景、在云端接轨文创,带来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网络热销。
  以直播为代表的“云旅游”的门槛并不高,一部手机,一个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播,就能将景区的风光、历史、文化等立体呈现给消费者。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
  (摘编自《“云旅游”:云端美好触手可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云旅游”的方式让消费者在线游览。
  B.作者认为“云旅游”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需求,即使疫情消除,也不会没有价值。
  C.当前,旅游类直播相对于秀场、游戏、电商直播,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发展潜力更大。
  D.通过手机、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主播就能将景区面貌完全呈现给消费者,直播门槛不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云旅游”突破时空和景区的接待能力的限制,能够更好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B.疫情后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主要是“进行社交,结识新友”和“了解文史,丰富知识”。
  C.如今故宫、三星堆等博物馆增加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这是产业跨界创新融合的尝试。
  D.“云旅游”和线下游是互补关系,线下景区是线上营销的依托,线上流量可以引入线下。
  3.“云旅游”如何成为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请结合材料概括。(4分)
  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交字,完成1-3题。
  ①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