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50字。
温江区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
第I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责(jié) 要塞(sài) 炽热(zhì) 杳无消息(yǎo)
B. 翘首(qiào) 绯闻(fěi) 窒息(zhì) 笔耕不辍(chuò)
C. 倔强(jué) 遁形(dùn) 锃亮(zèng) 油光可鉴(jiàn)
D. 溺水(ruò) 记载(zǎi) 悄然(qiǎo) 屏息敛声(bǐng)
2. 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底,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也许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B.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C. 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鹏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下雨。
D.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疫情发生以后,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殚精竭虑,为中国快速阻断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B. 上个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C. 各级教育部门要继续加强整治校园周边容易藏污纳垢的场所,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D. 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入木三分。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必须创新方法,开拓市场化岗位,坚持能用尽用,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
B.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C. 为了防止不感染新冠病毒,华西医院的医生特别提醒广大群众注意个人防护,减少聚集。
D. 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其目的是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潜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④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⑤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注释】①方山子:即陈慥,字季常,苏轼的老友。②光、黄:地名,光州和黄州,两地相邻。③朱家、郭解: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④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⑤遁:隐居。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B.念无与为乐者(想念)
C.闾里之侠皆宗之(推崇) D.见其所著帽(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欣然起行 然终不遇
B.晚乃遁于光、黄间 舜发于畎亩之中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告之于帝
D.俯而不答,仰而笑 面山而居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几句,作者以简洁的语言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树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B.乙文中方山子少年时一身侠气,壮年时发奋读书但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晚年安贫乐道、恬然自适。
C.甲乙两文均是苏轼的名篇,从选文来看,写法相似,都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
D.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含蓄地流露出苏轼被贬黄州时微妙而复杂的心理。
第II卷(其他类题,共79分)
三、文言翻译与古诗文默写(共10分)
8.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