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39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瓦片之上
  简福海
  ①乡下的老宅,屋顶上铺着的是瓦片,层层叠叠。远远望去,宛如一顶黑呢子大帽,扣在一位惊风怕雨的高个子头上,帽檐压得低低的。
  ②素朴的泥瓦,罩得住土墙,也配得上高远的天空。刚出窑的瓦片,晴空一般的蓝,一片挨一片,一桁接一桁,密密麻麻地铺在新盖的屋顶上,与千古一碧的天空遥相呼应。那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啊!天蓝的瓦片,单纯而宁静;瓦蓝的天空,干净而澄澈;天蓝,瓦蓝,心也透明地蓝了。最喜悦的当数房主,头顶上终于有“几片瓦”了,冬暖夏凉,风雨不侵,人生的安慰和生命的依托全在此了。这时的瓦片,分明是家的代名词。
  ③人一旦入住,瓦房便开始弥漫浓厚的生活气息,就连小小的瓦檐,都氤氲成一个丰富幽深的世界。瓦檐上,总有月光铺洒下来;瓦檐下,总有温暖的灯光透出来。瓦檐内,总有远行的叮咛;瓦檐外,总有回归的脚步。而晨光夕阳里,瓦檐下出入往来的,总是乡亲们勤俭的身影。椽柱上垂着几捆山上采来的草药,头疼脑热方便管用;生了锈的铁钩上挂着几个留种的老瓜和几条诱人的腊肉;屋顶上放着簸箕,摊晒着新腌的菜干;倚着檐下的土墙,叔婆伯婶们端着碗边吃边聊,几只狗晃来晃去盼着骨头;还有一些沾了泥巴的锄头倦倦地立在墙根;向阳的檐角,有燕子在忙着衔泥筑巢。偶尔,暴雨突降,毫无防备没伞缺笠的路人缩在瓦檐下躲雨。瓦檐下,遂成乡亲们的舞台之一,虽土气狭小,却也温暖可亲,方言版的生活剧,就这样昼夜上演,精彩鲜活。
  ④时光的手,悄然抚过瓦房。瓦房里的小孩长成青年,母亲变成祖母,瓦片也同岁月一起成长老去。瓦的蓝色,慢慢转成黛色,进而墨黑;瓦阵松了,瓦片破了,瓦缝参差了,积了落叶,漏了月光,渗了雨水,终于到需要翻修的时候了。翻修,在乡下有更通俗亲切的叫法——捡瓦。
  ⑤曾经简单地以为,瓦只不过是晴天遮阳、雨天淌水罢了。直到一个月色薄凉的夜晚,有风呼呼地吹,我敏感而安静的心,听见了瓦片在我无眠的头顶纵情歌唱。自此,处处留心,且听瓦吟。冬日煦暖的阳光敲打在瓦片上,如小提琴缓缓推拉,若有若无,旋律平和;秋天飒飒的风在瓦面跑过,时缓时疾,声如短笛,悠扬跳跃;春夜的细雨,潇潇洒落,二胡般如泣如诉,惹人轻愁;夏季的暴雨,疏狂不羁,自是钟鼓铙钹急管繁弦的交响乐,即便停了,余音不散。这不,瓦沟上的雨滴如断线的珠子,一颗一颗,从黑夜滴到天明,那是繁华散尽后落寞的红颜无休无止的叹息。
  ⑥小小的瓦,还有另一种风情可读可赏。偶尔碰到一两个“瓦片头”的小男孩,倍觉温顺伶俐。有时,也会遇着一块瓦片似的厚重刘海的妙龄少女,民国女子的遗韵,让人无端猜度她小时候是否把玩过瓦片。尽管明白,古人生女虽称“弄瓦”,这里的“瓦”绝不是泥瓦,而是纺锤。但我想,倘若尘土有幸被制瓦匠巧手抟制成别致的瓦,又经如花女子的纤手细细把玩,那窸窸窣窣摩挲出的也是玲珑妙曲,一如粲然的心事和等待的青春。
  ⑦也一直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震撼感动,那里有爱情的坚贞,有气节的凛然,有灵魂的不屈,有正义的呐喊。小时候曾听过一则与瓦片有关的故事:说是几十年前,村里某户人家有个媳妇忤逆不孝,婆婆受尽虐待,不得不暗使一招,夜夜在楼上摩刮“金子”。楼下的媳妇听后,觊觎这份遗产,顿时奇孝无比。婆婆死后,方知摩刮的不过是两片破瓦而已。
  ⑧不曾想,我们的祖先让沉实的泥土变成轻盈的瓦片,以飞翔的姿态高悬人类头顶上空,竟也凝成了我们心中漂流的梦。小时候,我们站在河边,和小伙伴们比赛掷瓦片打水漂,看谁打得最远、水漂数量最多。挑拣、握紧、半蹲、扭身、抛掷、注目、聆听,瓦片在水面不停地飞掠弹跳,激起高高低低的声响和起起伏伏的涟漪,顿时,平静的河面有了鲜花绽放般的喧闹。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瓦片的去向,尽管它最终要沉到水底,但它“嗖嗖”飞奔而去的身影,就是水上行舟的意象,摆渡着我们的快乐和梦想。现在想来,当时,瓦片用最轻的身体承载了最大的重量——童年远航的梦想。
  ⑨踮足仰望屋顶的瓦片,曾是我年少的闲情。方正的瓦片,一如书页,一页压着一页,倾吐着浓浓淡淡的文化气息。可不是,这瓦片一路从西周走来,从祖先的双手上走来,从泥土中走来,从火窑里走来,已然穿梭了数千年,遮蔽了无数的风霜雪雨。这时,总想起母亲的形象。松软的土坯变成坚硬的瓦片,再变成家园的守望,其间历经了多少苦难、敲击、揉搓、踩踏、烧铸、风吹、日晒、雨淋、露打、霜欺、雪冻……承载了多少,获取又几何?原来,时光背后,瓦片一直在苦难和奉献的路上默默行进,它的价值,只有“母亲”这个词堪以度量。
  ⑩然而,现代城市文明遗弃了瓦片。推土机“轰隆隆”推倒了老房子,墙倒了、塌了,瓦坠了、碎了,簌簌有声那是生命的绝唱,不尽的悲凉。钢筋水泥的华屋大厦也在明目张胆地排斥纯朴的瓦片,让它没有新的肩膀可靠。就这样,瓦片——具有硬度和温度的瓦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瓦片,具有母性色彩的瓦片,立足之地越来越少,渐被逼得淡出人们的视线。
  故乡的瓦房仍安静地立在田畴之上,但也苍老了。漂泊在外的我,想在瓦房里坐一会,住一宿,闻闻那久违的气息,摸摸它岁月的刻痕,也不太容易了。况且,总有一天,它也会像时光一样,流逝不返。可江南的雨终究要来的,没有瓦片的遮蔽,何处去躲开那一身的潮湿?那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摘自《福建乡土》)
  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扣在一位惊风怕雨的高个子头上  惊风怕雨:经历风雨。
  B. 都氤氲成一个丰富幽深的世界  氤氲:烟云弥漫。
  C. 瓦片破了,瓦缝参差了  参差:差不多。
  D. 楼下的媳妇听后,觊觎这份遗产  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2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老宅”饱经沧桑、低调平凡。
  B. 第③段从多个角度写出了瓦房中那种浓厚的生活气息。
  C. 第⑤段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瓦片四季的叹息。
  D. 本文以瓦片的变迁为线,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1. 文中的“瓦片”有着怎样的命运?其背后分别有何深义?
  22. 作者在结尾感叹“那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为什么“乡愁”浓得化不开,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抒怀
  一路驱车缓缓向北,两边由开阔的平原渐渐收拢为群山,我们便来到了雁门关的脚下。下车检票时,第一感觉是静。炎阳下,天空如水洗般蓝得清亮透彻,洁白的云朵在空中懒散地游走,耳畔的虫鸣此起彼伏、相互唱和,在四周的静寂之中,能清晰辨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