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6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赛驴嘶。
【注】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用雪泥、鸿爪作喻,形象地写出人生的飘泊不定,含蓄而蕴藉。
B.破败墙壁上发现的旧题,引起了诗人对兄弟二人曾在此居住作诗的回忆。
C.诗中用“人困蹇驴嘶”形象再现了在崎岖山路上颠簸前行的艰难和困苦。
D.诗的前四句议论,体现了宋诗的理趣;后四句叙事,照应“怀旧”诗题。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人生思考?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概述。(6分)
山东省威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①
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②。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③。
【注】①此诗作于司马光隐居洛阳之时。②蜩螗:蝉的别名。熠燿:借指萤火虫。③据《彭宠传》记载,王莽为宰衡(官名)时,甄丰旦夕入谋议,时人语曰“夜半客,甄长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借夏蝉、萤火虫点出大暑时令,“荒庭”“老柳”等意象给人以落寞之感。
B.颔联在“苦暑”与“惊秋”的对比中,写出大暑之际人与自然万物的不同感受。
C.尾联化用典故,“如何”二字道出诗人想要建功立业,却苦于无人举荐的无奈。
D.全诗意象典型,意境雄浑壮阔;平中见奇,情感深沉蕴藉,丰富读者审美体验。
16.有人说:“真正的‘绝妙’好诗,是让人感受到客观中的主观,不说忧伤,却字字忧伤。”请赏析颈联的“绝妙”之处。(6分)
山东省青岛市四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