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50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重庆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孔子以前的君子大多认为,“知”就是学习学问,明白道理,知道哪些事该做、怎样做,哪些事不该做、为什么不该做;“行”就是学到的知识学问、明白的道理,亲自去付诸于实践。读书人比较容易明白书上的道理,但要自己去身体力行,并且为之奋斗终生,而且还未必成功,即使成功了自己也未必能得到多大的好处,这就非常困难了,所以自古以来,(       )先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几千年前,《尚书》就做出了“知易行难”的著名论断。“行难”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世界上从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何况治国平天下这样最艰难最伟大的事业。如果说“知易”,就恐怕要我们琢磨一下了。在远古时代,在人类知识积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说“知易”有其合理性,但是,当人类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时,不要说“行难”,即使“知”也不“易”了。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坐而论道者少,身体力行者多。
  B.身体力行者少,坐而论道者多。
  C.坐而论道者多,身体力行者少。
  D.身体力行者多,坐而论道者少。
  19.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画波浪线句子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对学校提出了课后服务不能发生安全问题、不能借课后服务补课等要求;有了这些“紧箍咒”,课后服务就难免会走向以照看学生为主的低效、低质服务。
  B.不同于中国山水画惯见的浓墨重彩,郑文笔下的山水是简淡的、妍雅的,没有丝毫“墨气”,甚至有些显得过“白”。
  C.当前,全国各地正按“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D.原始时期的社,想必是在高山上一座茂密的林子里立上神主,设上祭坛而已。社又名“丛”,便是很好的证据。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一诊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的清晨,我来到嘉峪关新城草湖湿地看日出。
  黎明里,广袤的草湖十分静谧,一丝微风都没有,应该是草湖收容了昨夜狂暴的风与滂沱的雨。此时,湖面上乳雾升腾,天尚未大亮,鸟儿们还不能起飞,纷纷立在草丛和灌木里为草湖歌唱,这是一首描述草湖自然之美的合奏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