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460字。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侍候(cì)     旷远(kuàng)    踌躇(chóu)   信手拈来(zhān)
  B.顷刻(qǐng)    拘泥(nì)       契合(qì)      栩栩如生(xǔ)
  C.囫囵(lún)     盘桓(héng)      滞碍(zhì)     血雨腥风(xuě)
  D.狡黠(jié)     稽首(qǐ)         恐吓(hè)      吹毛求疵(c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掂记    元宇宙    不屑置辨     闲情逸致
  B.涉猎    东道主    无精打彩     蹑手蹑脚
  C.驾驭    新时代    望眼欲穿     哗众取宠
  D.劝戒    和家欢    天伦之乐     一气呵成
  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想到即将到来的寒假生活,正在考试的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B.有大雾的清晨,护城河两岸仿佛笼罩在多层纱帘后,扑朔迷离。
  C.我们应该有异想天开的习惯,这样才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D.面对别人真诚的建议,我们与其回避拒绝,不如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历下区各学校组织师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激发起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
  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C.通过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D.2021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比上年最少增加267亿斤左右。
  5.下列这组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字时,常常很难一下子就说清它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情况。
  ②因此,一个字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
  ③汉字出现之后,由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很多字往往在承接本义的基础上,积累了后世很多附加的含义。
  ④只有当我们对其深入了解、理解,才能通过这个字来重现和展开时光长河中那一幅幅鲜活的生活场景。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燕雀”指小鸟,比喻庸人;“鸿鹄”指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B.“表”是古代大臣之间议政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C.“四面楚歌”指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丧失信心,比喻孤立无援的境地。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共9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又何间焉     间:偶然
  B.小大之狱     狱:指诉讼事件
  C.再而衰       再:第二次
  D.望其旗靡     靡:倒下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与之乘       辍耕之垄上
  B.何以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登轼而望之     足肤皲裂而不知
  D.吾视其辙乱     安陵君其许寡人
  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远谋”为全文的关键,曹刿的“远谋”与肉食者的“鄙”形成鲜明对比。
  B.“公将鼓之”与“公将驰之”表现出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
  C.文章详写了战前曹刿的言论和作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