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10字。

  2022年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百舸(gě)      窸窣(xī  sū)    霓裳(cháng)    籼稻(xiān)
  B. 寥廓(liáo)    包扎(zhā)       脉脉(mài)      分蘖(niè)
  C. 罅隙(xià)   着恼(zháo)       纶巾(guān)    隽永(juàn)
  D. 讷讷(nè)    炽热(chì)       檄文(xí)      兜鍪(móu)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包扎”的“扎”应读“zā”;“脉脉”的“脉”应读“mò”。
  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熨帖   墙橹   嘲哳   峥嵘岁月
  B. 雕啄   袅娜   讪讪   蓊蓊郁郁
  C. 楷模   稻菽   蹩脚   残羹冷炙
  D. 国粹   孱头   宛然   楔而不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墙橹”的“墙”应写作“樯”。
  B.“雕啄”的“啄”应写作“琢”。
  D.“楔而不舍”的“楔”应写作“锲”。
  故选C。
  3.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讯属于新闻体裁,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的特点。人物通讯重在挖掘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B. 李白的诗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才华灵动,神气飘逸,心胸俊爽,元好问曾经赞美他“繁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
  C. 可以以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整理、分析家乡的人、事、历史和风俗等资料,形成调查报告,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D. 古今词义发展演变非常复杂,一般的情况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等,理解词义除了概念义,还要体会其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B.“繁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是对陶渊明的评价。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鲁迅笔下“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不蹈袭前人成法,不断追求新变,其对音乐之贡献______。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此时文坛较活跃的是建安文人团体的核心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不仅促成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______。曹操于______之际,不废吟咏,他填写的乐府诗如《蒿里行》、《短歌行》等在当时就众口相传,风靡一时。曹操基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兼以宏伟之想象,对乐府诗的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发壮心,抒豪情,表现出尚实精神与通达作风。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1800年的岁月流转,清商乐依然______。
  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容小觑  风生水起  厉兵秣马  流光溢彩
  B. 不容小觑  声名鹊起  戎马倥偬  熠熠生辉
  C. 非同小可  风生水起  戎马倥偬  流光溢彩
  D. 非同小可  声名鹊起  厉兵秣马  熠熠生辉
  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增强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B. 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C. 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D. 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文段中,以下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造文章的祖师” B. 核心人物——
  C.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D. 《蒿里行》、《短歌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