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单元测试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单元测试(一)语文试卷.doc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单元测试(二)语文试卷.doc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单元测试(三)语文试卷.doc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单元测试(四)语文试卷.doc

  第一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穿上迷彩服,脱贫攻坚最前线就是他的战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15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41%。这一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说干就干,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导种冬季土豆,农民刚开始不积极,他跟村组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车子陷进了泥坑,他第一个下去推车,任凭泥巴溅了一身;寻找水源时,他拄着拐杖穿行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驻村扶贫,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战服”。他要求参加院士指导班的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奋斗的姿态来。
  种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种出药企抢着买的“有机三七”,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冬闲田”变“致富田”,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朱有勇脱贫战线上的口碑。
  (摘编自《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我是一个
  会种庄稼的农民”》2019年12月03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主攻深度贫困,(甲)    。从西海固到西南边陲,从乌蒙山区到秦巴腹地,一个个脱贫故事,汇成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答卷。减贫95%左右、每年脱贫超过1000万人,一系列数字“含金量”十足:
  (乙)    。“拔掉穷根,就得有当家产业。”贵州盘州市贾西村党支部书记龙涛深有体会,为了攻坚贫困,50名干部“包山头”,建起耐旱、耐贫瘠的刺梨产业园。“没想到石头里长出摇钱树!”72岁的村民任德旭感叹,石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今年全家进账3万元。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展扶贫产业,乌蒙山区的甜橙、秦巴山区的猕猴桃、大别山区的中药材……一大批特色产业在贫困山区拔节生长,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钱袋”。
  (丙)    。“告别吃水难,喝上幸福水,水甜,日子也甜!”甘肃省天水市木河乡高山村马清贵老人端起一瓢甘洌的自来水高兴地说,今年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让全村人喝上了放心水。
  今年,各地区、各部门靶心不变,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逐户逐项对账销号。截至目前,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6%,更多贫困山村的农民喝上放心水,住上安全房,小病不出村,大病减负担,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丁)    。一年修通村组路、改造30户危房、发展起桑蚕产业,广西德保县排留村党支部书记韦树杰信心十足:“咱赶上了好时候,只要甩开膀子干,小康生活有奔头!”
  采取超常规举措,重点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旅游扶贫等举措加快补短板。数据显示,近年来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多百分点。
  (摘编自《1000万人!今年95%左右贫困人口将脱贫》
  201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胜利,越是要小心仔细,避免因为不注重细节,不够谦虚而导致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出现问题。显然,“回头看”并不是满足自己的工作成绩,而是需要一种正向的“看”,能够通过“看”更好地前行,以“回头看”的方式让党员干部更好地发现自己的脱贫攻坚工作上还存在的问题,才能够鞭策自己不断进取,主动担当。
  “回头看”要切忌看一看的思想,这就需要明确“回头看”的深意。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回头看”传导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督促党委(党组)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正是因为“回头看”关乎这最后的脱贫攻坚的成败,不难让我们发现其重要性,更需要我们以“回头看”的方式,把“改”贯穿整个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始终,才能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的工作落地见效。
  “回头看”要拿出整改问题的勇气,以问题为导向展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是一次更好地进行全面体检的方式,只有保持“肌体”的健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的各项部署落实,这就需要拿出整改问题的勇气,才能够主动去挖掘问题,查找问题,不惧怕发现问题。
  “回头看”要拿出整改问题的态度,以剖析根源的方式推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不怕看到问题,怕的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采取漠视态度,“回头看”需要的不是一种迎检的心态,而是一种整改问题的态度,只有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对脱贫攻坚上还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找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以真看、真查、真改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才能够真正地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回头看”要拿出落实问题的行动,以勇于改正的担当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检验。“回头看”要落在改上,这就需要拿出具体的行动,既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精准施策,更需要敢于担当,把工作上存在的不到位、不扎实、不精准、不达标、不规范等问题一一解决,才能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当前,脱贫攻坚的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静下心来,能够沉着冷静地面对当前的问题,以“回头看”的方式推动干部勇敢地去改正自己的问题,厚植为民情怀,砥砺奋斗,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脱贫攻坚“回头看”,
  看到问题须立改》,2019年12月29日红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有勇教授种植冬季土豆示范田、考察三七种植基地,用实际行动挑起了蒿枝坝组脱贫攻坚的重担。
  B.任德旭建起耐旱、耐贫瘠的刺梨产业园,年收入三万元,特色产业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钱袋”。
  C.“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因此不能只看取得的成绩,更要发现存在的问题,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D.针对不同的问题精准施策,还要敢于担当,“回头看”要落实到改上,才能保证其经得起历史检验。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有勇把迷彩服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战斗服,原因是它可以激发奋斗的姿态,摆脱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
  B.“两不愁三保障”就是要解决贫困群众日常生活中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基本生活水平。
  C.要更好地找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不仅取决于能否在回头看中发现问题,还取决于如何面对问题。
  D.“回头看”标志着脱贫攻坚进入了冲刺阶段,此时应戒骄戒躁、沉着冷静,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阅读材料二,依次填入(甲)(乙)(丙)(丁)横线处的句子是(3分)(  )
  ①“一家一户”精准施策,脱贫底气更足了 ②打基础谋长远,贫困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了 ③“输血”变“造血”,贫困户发展能力更强了 ④瞄准突出难题,脱贫攻坚不断提速、提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4.材料三在论证思路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说: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减贫最有经验的国家。结合三则材料分析,中国减贫工作有哪些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经验?(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们的市长是神仙
  李其祥
  吴旭调到A市当代市长。
  吴市长到任后,市委书记和市里几大班子的领导要为吴市长接风洗尘,吴旭一一谢绝了。吴旭开玩笑说:“我是坐小轿车来的,身上没有多少尘土;另外,我也没带来东风春风什么的,不需要接也不需要洗!”
  ……
  第二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
  ……
  第三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②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
  第四单元能力测评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义,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地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