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18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2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考生条形码区”。
3.每小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原创)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智能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才智和本领。人类智能的物质载体是由上千亿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网络化和层次化的相互连接组成的神经系统,这个极其复杂、最为协调的神经系统就是人脑。人脑经历了漫长的生理进化以及几百万年的社会进化,人脑具有特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意识活动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是脑神经细胞化学物质和生物电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过程,从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主观能动反映外部世界功能的精神世界,在大脑的意识活动中,意识的载体是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进行加工的。人类智能的内容涉及到数学计算、逻辑计算以及形象思维。
人工智能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前沿学科,它综合了哲学、生理学、计算机应用学以及其它自然学科,它是人类意识化的产物。其核心是对人类大脑的模拟,它的本质和目的是延长和增强人脑的智能,提高主体认识能力,它是人类科学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人工智能是人脑智能的放大和延伸,人工智能是用电脑模拟人脑的智力行为,包括感知、决策、推理、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实现方式包括结构模拟与功能模拟。其中,结构模拟是利用电子技术成果和仿生学方法,从大脑的结构方面模拟人脑的智能活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人工神经网络;功能模拟是以控制论、信息论为理论基础,采取黑箱的方法,用电子计算机从功能或行为方面模拟和代替人的某些智能。相对于人脑,人工智能在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上都远远高于人类,还有它那可以无限扩张的存储空间,但从总体而言,人工智能还远远不及人类智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脑之外出现了电脑,随后便产生了人工智能。“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所以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意识化的产物。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是主客体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类作为认识的主体,必然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性指出认识的客体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正是伴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进一步加深而产生的,人工智能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得到扩大和丰富。同时,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总是受客体发展程度的制约。人的意向活动以及知识经验都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所以人类智能具有社会属性。人工智能不具备人脑中形成意识的那种概括性的语言和丰富的联想,更没有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意志和情感,从而电脑很难模拟人的社会属性。其次,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智能的主观能动性,人类智能通过视觉、知觉等新式获得外部的感性材料,运用概念、推理、情绪、感情等新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使之升华到理想认识。人工智能则按照人类的输入进行机械性的工作,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客体上的表现,人工智能只有在人类智能的密切配合之下,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们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各自有自身的特点。如果没有了人类智能的发展,人们也不会理解并发展人工智能,甚至无从认识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的产生,也进一步体现了人类智能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的发展旨在延长和增强人脑的智能,提高主体认识能力,它是人类智能意识化的产物。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是主客体的认识关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总是受客体发展程度的制约,因而人类智能的认识也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智能的主观能动性,人工智能也不能模仿人类智能的社会属性。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人工智能的利与弊,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人工智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进一步促进人类智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选自《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智能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才智和本领,其物质载体是人脑。
B.人工智能在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上都远超人类,人工智能高于人类智能。
C.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了电脑,之后人工智能应运而生。
D.延长和增强人脑的智能,提高主体认识能力是人工智能的根本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两个方面分别具体阐述了各自的内涵。
B.本文在论证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辩证关系时,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C.本文应用辩证法和认识论去分析并论证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D.本文以“涉及到”“相对于”“应该辨证”等用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工智能是人脑智能的放大和延伸,实现方式包括结构模拟与功能模拟。
B.人类智能是主体,人工智能是客体,他们有各自的特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人类智能的认识受人工智能发展的制约,故不必依赖人工智能的发展。
D.只有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使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商品线上展示、咨询答疑、导购销售的新型服务方式,具体形式可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
一方面,“直播带货”互动性更强、亲和力更强,消费者可以像在大卖场一样,跟卖家进行交流甚至讨价还价:另一方面,“直播带货”往往能做到全网最低价,它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直接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对接。直播的本质是让观众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