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5290字。
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观察人类行为,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而为的。不但你自己可以默察自己,一举一动,都有个目的,要吃饭才拿起筷子来,要肚子饿了才吃饭……总是有个“要”在领导自己的活动;你也可问别人:“为什么你来呢?有什么事么?”我们也总可以从这问题上得到别人对于他们的行为的解释。于是我们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
②说人类行为有动机的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就是上面所说要这样要那样的“要”。这个“要”是先于行为的,要得了,也就是欲望满足了,我们会因之觉得愉快,欲望不满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在英文里欲望和要都是want,同时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不只是一种状态的描写,而是含有动的意思,这里有股劲,由不舒服而引起的劲,他推动了人类机体有所动作,这个劲也被称作“紧张状态”,表示这状态是不能持久,必须发泄的,发泄而成行为,获得满足。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
③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①当然,人类行为不都是这样具有目的性,无意识的行为还是有很多的。其实人类行为的目的论缺陷已经在学界被指出了。不错,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富有思维和理性,理性指导下的行为具有了目的性。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在解释行为时把人类理性的作用夸大了,成了泛目的化,将目的注入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在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的年代,行为主义正在盛行,对理性和目的论的反思在中国学界还没有得到注意。
②费孝通指出欲望是取舍的根据,因为“欲望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就像上面所说要这样那样的‘要’”。这是个心理学词汇,当然也是我们日常的用语,而且这“欲望”时刻不离我们。人一旦无欲望,要么与上帝同在了,要么与佛一体了,总之已经不是人了。这个“要”,这个“欲望”引导着人的行为,得到满足了就愉快,得不到就不舒服。
③费孝通先生通过比较分析中文“要”和英文“want”,给出了一个过程公式“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但并不是事实上都这样发生的。欲望也有可能得不到满足,有些欲望还必须抑制,不然这个世界会很混乱。
(摘编自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孝通认为,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人类总是有所为而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
B. “欲望”时刻不离我们。在英文里“欲望”和“要”都是want,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内含着不舒服而引起的劲,即“紧张状态”。
C. “欲望一紧张一动作一满足一愉快,那就是人类行为的过程”,可见,“欲望”是人类行为的依据,人类应该依着欲望做事。
D.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富有思维和理性,因此人的一切行为都有目的。这种“泛目的化”的观点,是现代科学夸大人类理性作用产生的。
2.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①段末句“于是我们说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是结论,与开头一句呼应,全段采用了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
B. 材料一,第②段先从意志和欲望两个维度,后又从英语want词义的角度,多方面阐释了“人类行为是有动机的”这一观点,采用了分析说理的方法。
C. 材料二,第①段“其实人类行为的目的论缺陷已经在学界被指出了”,巧妙借用学界的研究成果指出“目的论缺陷”,这是举例说理的方法。
D. 材料二,第②段“人一旦无欲望,要么与上帝同在了,要么与佛一体了”,从反面着眼,采用假设说理的方法,论证“欲望时刻不离我们”的观点。
3. 顾名思义,陈心想的《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是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对话。阅读两则材料,说说材料二是如何与材料一对话的?对话的结果如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C.“人类应该依着欲望做事”错误,选项信息见于材料一末尾,费孝通列出人的行为公式,但并不主张“应该依着欲望做事”,且由“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可知,材料强调意志的控制,故选项违背原意。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