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100字。

  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8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VR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通过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云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现实生活。
  一些人士认为,作为在疫情中迅速“火爆”的文旅新模式,“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无法实地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但从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很快,2020 年直播经济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直播经济的结构看,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占了绝大部分,旅游类直播相对较少。“云旅游”通过与消费者深度互动,能够实现“先种草,后出行”,这一方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者旅游体验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使景区推广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对于热门景区而言,“云旅游”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景区物理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云旅游”正在从一种渠道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产品,不单是对景区物理环境进行了展示,还添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在一些人文景区,通过对“云旅游”的深度挖掘,可以使景区潮起来、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历史醒过来,打造与线下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带来比线下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云旅游”还能带来更为多元的互动性,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的差异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旅等共同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表明,疫情后总体旅游动机均值较2019年提升4.0%。其中“进行社交,结识新友”提升8.0%,“了解文史,丰富知识”提升7.4%,而“云旅游”对这两方面的满足能力高于线下旅游,其发展值得期待。
  有观点认为,“云旅游”的一大缺陷在于,其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但也要看到,“云旅游”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借助“云旅游”,很多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增加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推出了“为国宝代言”小程序,在云端呈现国宝,在云端讲解背景、在云端接轨文创,带来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网络热销。
  以直播为代表的“云旅游”的门槛并不高,一部手机,一个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播,就能将景区的风光、历史、文化等立体呈现给消费者。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
  (摘编自《“云旅游”:云端美好触手可及》,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云旅游”的方式让消费者在线游览。
  B. 作者认为“云旅游”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需求,即使疫情消除,也不会没有价值。
  C. 当前,旅游类直播相对于秀场、游戏、电商直播,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发展潜力更大。
  D. 通过手机、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主播就能将景区面貌完全呈现给消费者,直播门槛不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旅游”突破时空和景区的接待能力的限制,能够更好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B. 疫情后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主要是“进行社交,结识新友”和“了解文史,丰富知识”。
  C. 如今故宫、三星堆等博物馆增加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这是产业跨界创新融合的尝试。
  D. “云旅游”和线下游是互补关系,线下景区是线上营销的依托,线上流量可以引入线下。
  3. “云旅游”如何成为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请结合材料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国内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云旅游’的方式让消费者在线游览”范围扩大,结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VR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分析,原文是“无法放开的旅游景区”而非所有景区。
  C.“但其发展潜力更大”无中生有,于文无据,结合“从直播经济的结构看,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占了绝大部分,旅游类直播相对较少……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分析,材料并未对这几种直播的发展潜力进行比较。
  D.“主播就能将景区面貌完全呈现给消费者”曲解文意,结合“一部手机,一个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播,就能将景区的风光、历史、文化等立体呈现给消费者”分析,原文表述为主播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选B。
  (二)名著阅读
  4. 根据句子提示,填补下面的空格。
  (1)一语成谶:十二金钗中______的判词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犯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此语道破了她的命运。
  (2)一眼识人:曹雪芹刻画人物擅长描摹眼睛,比如凤姐的眼睛特点是______,这一特征点明了她的漂亮与阴险。
  (3)一名隐意:《红楼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