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6350字。
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登泰山记》)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绝如缕 绝:断
B. 自京师乘风雪 乘:冒
C. 余始循以入 循:顺着
D. 苍山负雪 负:遭受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舞幽壑之潜蛟 舞:用作动词,跳舞。
B. 汶水西流 西:用作状语,向西。
C. 崖限当道者 限: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D. 明烛天南 烛:用作动词,照亮。
3.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B.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C.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D.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4.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是一种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讲究文采、韵律的古代文体,其滥觞于先秦。
B.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东岳、泰岳,古代泰山封禅是国运昌盛的重要标志。
C. 阳,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如辽阳位于小辽水之南,衡阳位于衡山之北。
D. 丁未,干支纪日,古人还常以天干和地支纪年,如“壬戌之秋”中的“壬戌”。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苍山负雪”意思是:青山上覆盖着白雪,“负”,意思是覆盖着。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舞幽壑之潜蛟”意思是: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