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910字。

  湛江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中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券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梦阳的边塞诗记录了西北乃至整个北方的边政、生活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他在西北生活多年,多次参与处理边务,他的边塞诗作表达了他对边务的观点和对边民的深切同情,具有较为鲜明的“史诗”特征。
  明中期边患日重,而自明初以来建立的军事制度日益败坏,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这又使得边疆形势进一步恶化。有感于此,李梦阳在诗作中对边政的积弊多有揭露。《诸将八首》就集中对将官的问题一一指摘。《其一》指出明军将领指挥呆板,“胶柱谈兵”,徒有武勇,终至丧师辱国。《其五》指出军爵世袭之病。诗人认为世袭制度下,将领虽众,但多是靠祖荫得官的纨绔之辈。《其七》讥刺了伪造军功致使奸佞之人升官晋爵的现象。
  李梦阳对边务弊政的揭露,归根结底是为了安定边疆。除扫除积弊外,安边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派遣良将守边,因此,李梦阳在边塞诗中也借名将之典,积极建言,如《秋怀??其二》先对故乡庆阳的悠久历史和壮美山川表达了赞美,尾联却笔锋一转,指出西北边患严重,期盼有郭子仪一般的良将来守边。李梦阳希望明廷能知人善任,对才华出众的将领,能够效法前朝,不循常规,大胆起用。《其六》借东汉末年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典,盼望有良将早日破敌,扫灭寇氛。另外,他在《秋望》李广》等诗作中也反复表达了这一愿望。
  同时,李梦阳也深知单靠武力难以彻底平定边患,因此,他还提出要师法前人,善用和议之策。如《诸将八首??其八》云:“安得即时寻魏绛,务农休甲报皇天。”李梦阳借用典故,希望明廷能借鉴历史,并期盼出现有能力主持和戎政策的将领,使边民脱离征战之苦。与此相对,他对边将错误执行和戎政策带来严重后果的行为也给予了批评《秋怀??其五》诗云:“胡奴本意慕华风,将校和戎反剧戎。”
  因为具备史家的品格,李梦阳在一些边疆事务上也表现出高于一般士大夫的眼光。如对明武宗亲征一事,大臣多视之为鲁莽举动并反复劝止,而李梦阳通过《圣节闻驾出塞(二首)》,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其一》描写了满朝文武和外国使臣在京城翘首期盼武宗回朝的情形。诗中借周穆王西征犬戎之典而反其义,表达了对武宗早日奏捷归来的期盼之情。《其二》诗云:“万乘时巡万寿临,銮舆漠漠碛沙深。非忘殿阙呼嵩日,应系单于款塞心。”既表达了对皇舆亲履险地的担忧,也对武宗的亲征表示理解。“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明史??鞑靼传》),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这固然是由于他出众的诗才,但更重要的是诗笔中所饱含的深情。多年在西北的生活经历,使李梦阳对边地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非常了解,而他在用诗歌记录、反映这些生活时,除了真实地描述之外,还在字里行间渗入了深切的同情,从而让他的边塞诗具有了动人的力量。这也说明李梦阳的边塞诗不仅是从诗歌的题材、手法上向杜诗(杜甫的诗)及其他盛唐诗作学习,更是在内蕴上继承了杜诗悲悯、忧民的精神。
  (摘编自李锋《李梦阳边塞诗的“诗史”特征》)
  材料二:
  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边塞诗内容丰富,边疆雄奇壮阔的景色、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活、立志保卫边疆的历史变化等,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唐代边塞诗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出唐代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和边地风情,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雄浑奇异的风物民情,将边塞诗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唐王朝建立之初,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蕃经常侵入、骚扰边疆。杨炯的《从军行》体现的以挽救
  (摘编自王晶晶《唐代边塞诗的雄奇壮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梦阳的边塞诗对将官贪腐横行军纪涣散等边政积弊的无情揭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安定边疆。
  B. 李梦阳的一些边塞诗不仅描写了戍边的生活,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起用良将、善用和议之策等。
  C. 李梦阳的边塞诗真实反映了边塞人民的悲苦状况,渗入了对人民的同情,这使他的边塞诗具有动人的力量。
  D. 材料一先提出李梦阳的边塞诗具有“史诗”特征,然后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最后归结论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梦阳是明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史学家,他的边塞诗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B. 李梦阳边塞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典,这在《秋怀》《诸将八首》等作品中可见一斑。
  C. 李梦阳通过诗歌对明武宗的亲征表达了支持,也用事实证明武宗亲征的重要意义。
  D. 唐代的边塞诗,反映现实的同时充满豪情,而李梦阳的边塞诗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
  3. 下列李梦阳的诗句中,不能体现他继承杜甫诗悲悯忧民精神的一项是(   )
  A. 昨当统管来,宰剥充盘飧。
  B. 分散倏老丑,孤游江湘阿
  C. 贺兰山下战,昨日几人归。
  D. 壮丁战尽死,次选中男行。
  4. 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被认为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请结合材料二,说说此诗被列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的原因。
  5. 材料一说:“在戍边生活的描写方面,李梦阳的一些诗作不让盛唐名家。”材料二却说:“唐代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下我的爱
  【南斯拉夫】吉恩保罗??弗罗
  战争【注】开始前一年,他们去瑞士路盖诺度假,他为她买了这件礼服。在此以前,她只会在他们结婚纪念日穿这件礼服。然今非昔比,现今一个人在战前贮存的任何物品都无关紧要了。战争中什么都无关紧要了,萨拉热窝什么都无关紧要了,你有衣服蔽体,你有生命,或许还有爱人,别的一切只是有价的可购之物。
  四周的人们不断在广场附近溜达,寻找市场上可能有的食品或粮食。摆在那儿的鞋、袜、手套及外套是老朋友的、亲戚的、顾客的表兄妹的,如今他们死了。萨沙能听到摊桌附近用压低的嗓门进行交易的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