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750字。

  2021年秋学期初中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试题
  七年级  语文
  (考试用时:150分钟  满分150分)
  亲爱的同学,初中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将迎来愉快的寒假,请看清题目,认真答题,一定要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规定的方框内,写在试卷上无效哦!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按顺序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近日,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江苏兴化jí著名作家毕飞宇当选为副主席……“艺术创作的奥mì是什么【甲】其实就是创新,这是艺术生产的基本属性,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毕飞宇接受采访时表示【乙】“创新从不意味着自说自话,文艺创新有它的前提,艺术家除了文化的xù积,还必须对日新月异的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和足够的热爱,做生活的‘吸热器’。”他勉lì作者创新的本质还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沉潜,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之“新”保持它的人民性和时代性。
  2.填入【甲】【乙】两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文中的加点的“第一”“当选”“什么”“热爱”依次是数词、动词、代词、动词。
  B.文中划线句的词语“著名”“敏感”的感情色彩依次是褒义词和中性词。
  C.文中“艺术家……做生活的‘吸热器’”是比喻中的暗喻。
  D.文中“人民性和时代性”在句中的语境义是指艺术创新应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生活,体现时代发展的特点。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春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⑤我国古代文人一直将淡泊名利、修养身心作为立世济民的根本,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他的学生正确对待富贵;诸葛亮在《诫子书》勉励他的孩子在个人修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兴化某学校七年级(1)班“文学部落”社团准备利用寒假开展“文学与节日”主题研究活动,作为班级成员的你需要参加以下活动。
  【活动一】“诗歌里的节日”
  在关于节日的读书交流活动中,大家发现古代的很多诗歌提及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请写出完整的两句。(2分)
  【活动二】“习俗里的节日”
  不同的传统节日诞生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习俗跟传统节日不符合(2分)                                (    )
  A.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B.清明节——祭先祖、踏青
  C.重阳节——插茱萸、喝雄黄酒   D.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三】“故事里的节日”
  我国的节日往往跟一些传说有关联,这些故事表现出了古代人民的淳朴品质和美好愿望。例如我们兴化的“十六夜”其实就是元宵节,因为当年郑板桥为民请命,没能在元宵节这天赶回来过节,兴化人民便自发地将他到家的这一天(正月十六)当作元宵节,来表达对郑板桥的感激之情。你的同学小莉很想知识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请你再从“端午”“中秋”“春节”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给她讲讲节日的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