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253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试题
  高一语文         2021.10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25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怅寥廓(kuò)      峥嵘(róng)      岁月稠(chóu)  苍茫    竟自由
  B.挥斥方遒(qíu)    慰藉(jiè)       着恼(zhuó)    坐落    万户侯
  C.楔入(xiē)        罅隙(xià  )     仓廪(lǐn)     张皇    礼上往来
  D.碾轧(yà)         籼稻(shàn)      檄文(xí)      通讯    莫名其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太湖山外山、湖内湖、山包水、山围水的自然景观独具魅力,来此旅游的人们面对湖光山色,无不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而惊叹。
  C.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的眼界大开,他们一会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D.与基层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求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现在是在战争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        些。
  ②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      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③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      的。
  ④在中国人那里,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不是相互敌对和矛盾,而是相反相成,        。
  A.精粹   戕害   必需   各得其所      B.精致   戕害   必须   各得其所
  C.精粹   危害   必需   各取所需      D.精致   危害   必须   各取所需
  4.下列选项中,有关新闻知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新闻要用最吸引人的信息来抓住受众,所以在写作时,要求把含金量最大的信息首先交代出来,把有关背景放在最后,按“倒金字塔式”组织材料。
  B.新闻语言的特点就是简洁、准确、生动、通俗,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充分的信息。
  C.新闻是经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信息。“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前提,可见,新闻就是事实。
  D.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对当前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明是非的一种议论文体。《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正是对社会热点“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时代意义的评论。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东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B.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歌”“行”“吟”是古体诗的文学体裁;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
  C. 杨万里,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创造了
  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D.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古有贵右贱左之说,故称贬官为“左迁”。白居易由京官贬黜至地方,因官职低而穿着黑色的“青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