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3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集团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不逊(xùn) 悄然(qiǎo) 咆哮(xiāo) 殚精竭虑(dān)
  B. 遒劲(jìng)教诲(huì)  禁锢(gù)   振聋发聩(kuì)
  C. 盎然(áng) 猝然(cù)   踌躇(chú)  络绎不绝(yì)
  D. 秀颀(qí)  倔强(juè)  俯瞰(kàn)  不折不挠(náo)
  2.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溃退   颁发   眼花缭乱   屏息敛声
  B. 蔓延   私塾   抑扬顿挫   正襟围坐
  C. 题跋   狼藉   因地治宜   坦荡如砥
  D. 开恳   濒临   无动于衷   纵横决荡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         ,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         ;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          、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          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 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挠  缅怀 
  B. 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挠  沉湎
  C. 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D. 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4.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我喜爱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亚、毕淑敏……等,这些作家的作品开启了我的心门,丰厚了我的人生。”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C.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两个句子依次是陈述句、感叹句。
  D.“艺术节上,孩子们最喜爱的节目是女教师们展示的模特秀《古韵旗袍》。”句子主干是:孩子们喜爱教师。
  5.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B.快递垃圾泛滥是一个亟待解决和发现的环境问题。
  C.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C.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其《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和《与顾章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钟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
  D. “日暮乡关何处是”中“乡关”指边关;“长河落日圆”中“长河”指黄河;“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战事。
  7. 默写。(8分)
  ⑴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         、            的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