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480字。

  河南省汝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当汽车在坦荡如     ①    的高原上行驶,你会对“雄壮”或“伟大”这些词语闭了眼,但是另一种味儿却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这时,一排排像哨兵似的树木——白杨树映入了你的眼帘,你那     ②      欲睡的情绪是会被惊奇到的。那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     ③      斜出。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绝对称得上树中的伟丈夫!
  (1)依次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zhǎng     suō B.chǎng     shā C.zhǎng     shā D.chǎng     suō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或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砥        ②厌恹        ③逸 B.①底        ②恹恹        ③逸
  C.①抵        ②恹恹        ③逸 D.①砥        ②恹恹        ③逸
  二、情景默写
  2.古诗文填空。
  (1)许多诗人常借用“鸟”来表情达意。如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惊心的鸟鸣,表达诗人因感伤时事、怅恨离别所抒发出来的凄凉与伤感。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大雁自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2)爱国之心,人皆有之。曹植在《梁甫行》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表达对百姓的同情。《雁门太守行》中,诗人李贺借典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可以手握宝剑,为报答君王恩遇,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
  三、名著阅读
  3.缅怀先烈。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对周恩来的评价是:“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请结合周恩来的人生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罗斯丹评价《昆虫记》:“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你根据阅读经验结合《昆虫记》这本书的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四、选择题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     ,     。    ,    。    ,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效应问题。
  ①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
  ②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