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660字。

  高二语文非连续性阅读专项训练单元 期末复习质量专项训练试题
  一、非连续性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 、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问题,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刚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2019年3月3日人民网《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语音时代 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动语音通话的1G时代到来。 不详
  2G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至2012年底,用户达8.7亿。
  3G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截至2014年,用户达4.85亿。
  4G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通信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截至2018年底,用户达11.7亿。
  5G物联网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率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新华社2019年3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1G时代到3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4G技术具有可以处理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等新特征,因而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D.5G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实现万物互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的国家。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年是5G元年,拉开了5G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诟病。
  (3)5G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正逐步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一人一空间、应用促教学”的目标。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