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31010字。
2022届高三第6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技术驱动下,受众通过互动和参与来生产个性化的信息和传达自身诉求,分享原来由传统媒体垄断资源和信息所把控的权力,实现自我赋权与群体赋权。对于Vlogger而言,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Vlog视频是一种良好的自我呈现机会,他们可以在屏幕中、弹幕中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展现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我个性,将自我打造成“魅力人格体”。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受众观看Vlog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被Vlogger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当然,这些屏幕上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剪辑的,正是所谓“前台”的“戏剧表演”。与此同时,Vlogger会对自己呈现出来的内容进行筛选与过滤,即进行把关,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在“戏剧表演”的“前台”,人们呈现出来的是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是个人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而“戏剧表演”的“后台”,则保留着人们那些被竭力抑制,可能有损于他们所要塑造的形象的行动。网络环境下社交媒体盛行,人们有了全新的互动与展示“前台”,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也变得简单易行,成为主要展示方式,作为表演中介的“物”,可以是开箱类Vlog中的礼物箱、快递箱,也可以是美妆类Vlog中的品牌美妆产品及妆后脸部妆容呈现,还可以是生活类Vlog中的玩具、家具等各种Vlogger选择呈现给受众的物品。正是这样经过精心安排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Vlogger基于增加自身的“社交货币”、强化对自我的认知和自身形象塑造的考虑,以最接近完美的状态出现在受众面前,展现自己的个性与个人魅力,给自己接受他人审视观察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受众对Vlogger从祛魅到赋魅,建构起自己对Vlogger及其拍摄的Vlog的印象认知。
独特的个性是受众建立对Vlogger印象的第一步,而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价值观则是受众确立对Vlogger态度的关键。Vlog给受众的独立存在感更强,Vlogger借助这一平台能够轻易获得话语权,根据自身才艺与特色,迎合粉丝兴趣与爱好,作出吸引注意力的Vlog视频,表达自己的言论,传播自己的观点,彰显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他们要想获得持久的网络影响力和话语权,还需要获得受众的群体赋权,即得到受众的回应、互动与认同,使自己的粉丝受众群体具备黏合力与凝聚力,前提是受众与之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相同的价值观。“第一次观看Vlog,是因为Vlogger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不管是语言还是肢体动作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取向。”(受访者8号)在内容消费升级、注意力资源有限、视频消费资源日益供大于求、垂直细分受众群体越来越分化增多的背景下,Vlogger作为特定圈子的意见领袖,深耕自己熟悉的有个人特性的领域,与群体成员或者忠实粉丝进行深度互动与沟通,从而巩固他们对自身、对群体的认同与共同价值观,使成员产生更持久的忠诚。晕轮效应也表明,受众对Vlogger某方面个性或特征的独特印象及对Vlogger的总体印象,影响其是否产生观看Vlog的行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相似的价值观则是受众形成这种印象的基础和前提。
(摘编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年轻群体Vlog动机研究》
材料二:
当下,网晒成瘾者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自我消遣的方式在网络上推行自恋主义文化。“网晒”与“吐槽”一样,成为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生产的重要源头。“吐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对社会或“他者”的不满,而“网晒”则以展示自我美好的一面为主,是对自身的“修饰”与“维护”。由于网晒成瘾者大多在社交圈进行照片展示,其传播的自恋主义文化经过“装饰”,很少直接危及公共利益,因为社会宽容度和容忍度较高。然而,此类自恋主义文化的广为流行,对个人身心健康却有着极大的危害。网晒成瘾者对自己“倒影”的过度关注和迷恋,在价值观上是一种误导,并造成自我认知的颠倒混乱,对虚荣的盲目追逐,也导致他们在“网晒”过程中迷失自我,加剧了人格的分裂。同时,网晒成瘾者对他人与社会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对社会风气有着较大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晒成瘾所导致的自恋心态,防止“网晒”行为演变成为“网晒主义”。要通过心理疏导和价值引导,使网晒成瘾者认识到自恋的危害,纠正自我认知偏差,找到内心的陀螺仪,回到自我认识的正确轨道上。而对于网晒成瘾所导致的自恋主义文化潮流,则应从社会心理和文化危害的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从源头上厘清此类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抵制虚伪的名利观,重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价值,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名誉观、交往观与价值观,促进网络清朗文明建设。
(摘编自蒋建国《网晒成瘾:身份焦虑、装饰性消费与自恋主义文化传播》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媒体垄断资源和把控信息的局面给新技术打破,Vlogger成为文化生产的重要源头。
B.Vlogger与网晒成瘾者发布视频或照片都是为了良好的自我呈现,展现自己的真实生活。
C.个人在屏幕、弹幕中将自我打造成“魅力人格体”,是对自己“倒影”过度关注和迷恋。
D.Vlogger精心设计和剪辑屏幕上内容,目的在人格赋魅,助推自恋主义文化的网络传播。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Vlogger与网晒成瘾者终究不是一类人,不过Vlogger可能发展成为网晒成瘾者。
B.Vlogger的印象管理,除了保持独特的个性,更要迎合受众的兴趣爱好、价值观。
C.Vlogger为获得受众群体赋权而着力“前台”的“戏剧表演”,意在增加“社交货币”。
D.Vlogger成为意见领袖在当前网络背景下并不容易,需在有个人特性的领域深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小标题的一项是( )(3分)
A.Vlog观看:“戏剧表演”和群体赋权的动机
B.共情抚慰:意见领袖与受众深度互动与沟通
C.整合归属:Vlog印象管理与受众回应的认同
D.人格赋魅:“前台表演”和话语权下的赋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作者橙子辅导使用的论证方法。(4分)
5.互联网时代,网晒已成为网民社交的重要方式。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网晒需要强调的注意事项有哪几个方面。(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根据原文内容判断选项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内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标题的拟写。解答本题,需要理解材料内容,再逐一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论证方法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筛选材料一的相关信息,进而具体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岭上无战事
王 筠
接连下了几场大雨。
洪水冲毁了道路,也冲坏了阵地上的工事,远山近岗飞瀑流挂一派云遮雾罩。山下的敌人没了动静,除了侦察机偶尔从云缝中钻出来匆匆一过,炮不鸣,枪不响,“黑老鸹”和“油挑子”也没来捣蛋,不知道是被大雨浇昏了头,还是又在准备什么新的花招。
稍一放晴,下边的给养送上来了。大雨阻隔了通行,除了水以外,阵地上差不多就要断粮。山上修筑了储水池,还弄了不少个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