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740字。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⑤+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段时间以来,在文化类节目的引领下,传媒领域持续掀起“国风潮”与“历史热”。《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电影化、穿越化的形式重读经典,领略横亘古今的智慧传承……这些产品的成功经验表明,新时期的文艺创作既要持续性产出有精神格调的影视作品,又要实现更广范围的受众触达。可见,努力探索“创作与传播两手都要硬”的经验规律是重中之重。要质量流量两手抓,打造更多文艺“硬通货”。
从塑形到铸魂,“硬通货”的核心是软实力。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以平台主导、数据驱动的渠道传播搭上了技术的快车道,但“内容为王”始终是黄金铁律。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越是能够释放出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其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与文化感召力就越能得以彰显。近年来,举凡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文艺作品,除了在形态创新上大胆颠覆之外,更蕴含着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价值内涵。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头活水,蕴藏着铸魂立德的丰富资源。
从流量到走心,“硬通货”的底色是真性情。毋庸置疑,影视传媒领域的发展需要流量支撑,流量本身也具有客观属性与参考价值,这并不违背发展逻辑。随着新媒体对现代生活的形塑和重构,当代国人的文艺需求也日益体现出基于“绿色流量”的新特征,即重真实、重向善、重审美。如《觉醒年代》以“史实不虚、情怀不拘”的辩证创作思维为出发点,对剧中人物的刻画既高度契合历史事实又个性鲜活、细节饱满……这些作品直接触发大众情感与情绪共鸣,让作品充满奋进精神与人性光芒。
从联动到出圈,“硬通货”须重建传播链。在现有传播格局下,电视面临的问题并不在内容品质层面,而更多的是传播层面的挑战。移动传播媒体的高度便捷,使得电视的开机率急速下降,倒逼传播链的改革。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传播与创作同等重要的呼吁之声凸显,“硬通货”内容更多表现为传播层面的“出圈”属性。原本依靠强逻辑性与连续性输出的影视作品,如今更多依靠短视频与社会话题的移动端传播倒推至策划与制作,形成“大屏端负责超级宣推与精品创作,网络端成为移动书架与前沿探索,微信微博端形成舆论话题,短视频实现精准到达”的新型传播链条,让“硬通货”变得更有穿透力。
从智能到跨界,“硬通货”要倚重强创新。“硬通货”的高频次涌现,还要依托于对策划研发领域的高度重视与投入。除了以上文本创作方面的高度重视之外,还要打好智能与跨界这两张新牌。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全方位、多维度的沉浸式欣赏需求,又在内容创造与视听表达上开辟媒介互鉴与跨界学习的特色革新之路。随着多元艺术形态正逐渐实现融会贯通与融合新生,新型综合性影视作品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舆论传播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舆论传播方式和受众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崭露头角的精品力作彰显了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跟上节拍,适应变革,着力创新,我们必能开创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打造更多舆论场上的“硬通货”。
(摘编自冷凇《质量流量两手抓,打造更多文艺“硬通货”》,《光明日报》2021年4月9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形势下从“塑形”“铸魂”到“走心”,打造软实力抒写真性情仍是影视作品发展的唯一途径。
B. 在现有传播格局下,电视价值导向没问题,问题在移动传媒使电视开机率骤降带来的挑战。
C. 若要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硬通货”,就既要重视文本创作,更要在“智能”与“跨界”方面下功夫。
D. 当下,舆论传播出现新特点,发生大变化,这是挑战也是机遇,“硬通货”的出现就是明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基于对传媒领域的新变化及其分析,提出全文中心论点:要质量流量两手抓,打造更多文艺“硬通货”。
B. 文章总体运用总—分—总式论证结构,第二至五段运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硬通货”的特质及打造途径。
C. 文章第三段运用了因果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来阐述“从流量到走心,‘硬通货’的底色是真性情”的观点。
D. 文章高屋建瓴,分析新媒体时代影视传媒面临的新形势的同时指明其健康发展的路径:着力于文艺创新,放眼于舆论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硬通货”比喻蕴含着历史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价值内涵、充满奋进精神与人性光芒为受众广泛接受的文艺作品。
B. 新时期文艺创作寻求持续性产出有精神格调的影视作品和更广范围的受众触达,应当也必须经由文化类节目的引领。
C. 新形势下影视传媒发展离不开流量支撑,而基于重真实、重向善、重审美特征的“绿色流量”也日益成为国民的新追求。
D. 新传媒背景下,大屏端、网络端、微信微博端、短视频等各展其长,形成新型传播链条,此时“硬通货”将更有穿透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编写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对于中国而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