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20940字。

  2021级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名篇名句默写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仙境消失,梦境破灭,诗人惊惧惊醒长叹。
  (2)《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菊花委地尽枯黄,人花共消瘦,并由此悲叹如今还有谁来采摘。
  (3)在《琵琶行》中,琵琶女讲述自己的人生遭遇,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万千感慨。
  (4)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强调了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忽魂悸以魄动    ②. 恍惊起而长嗟    ③. 满地黄花堆积    ④. 憔悴损    ⑤. 夜深忽梦少年事    ⑥. 梦啼妆泪红阑干    ⑦. 木受绳则直    ⑧. 金就砺则利    ⑨.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⑩. 其可怪也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悸”“魄”“憔悴”“阑”“直”“砺”。
  二、选择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一尊还酹江月        赢得仓皇北顾 B. 虽有槁暴       君子生非异也
  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D. 或师焉,或不焉     列缺霹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尊”通“樽”,一种酒器。“皇”通“惶”,恐俱,惊慌。
  B.“有”通“又”,再;“暴”通“曝”,日晒。“生”通“性”,资质,禀性。
  C.无通假字。
  D.“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列”通“裂”,分裂。
  故选C。
  3. 选出“之”字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筋骨之强        ③句读之不知
  ④道之所存              ⑤彼童子之师      ⑥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 ①④/②③/⑤⑥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①⑤/②③/④/⑥ D. ①⑤/②/③/④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结构助词,的。
  ②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
  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结构助词,的。
  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D。
  4. 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表意相同的一组是(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大嫁作商人妇 B. 神明自得       弟子不必不如师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 小学而大遗     今之众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学者”,古义,求学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