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90字。

  2021年中考模拟卷初中语文
  (本试卷共有26道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纸,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水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校区。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 (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行路难》)
  (2)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蝶恋花》)
  (3)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②. 草色烟光残照里    ③. 吹笛到天明    ④. 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乘舟、残、笛、犬牙差互、庙堂”等字词的正确写法。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甲】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2. 【甲】【乙】两文都是__________(朝代)时作品。【乙】中“先帝”指__________(人名)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 【乙】文提起“先帝”次数比“陛下”多,且期望“陛下”成就“先帝”未竟的大业。
  C. 【甲】文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D. 【乙】文中作者处处为“陛下”着想,但以长辈的口吻有失臣子身份。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5. 【甲】【乙】两文的作者,有着共同的志向:____________。不同的是,【甲】文的作者通过描写大海的波澜壮阔,含蓄地表达了这一雄心壮志;而【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接表达了这一理想。
  【答案】2.     ①. 三国    ②. 刘备    3. D   
  4. (我)担心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以至于损伤了先帝的英明。   
  5.     ①. 统一中国  北定中原    ②.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先帝:指汉昭烈帝刘备。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但以长辈的口吻有失臣子身份”错误。在六百余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