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40字。

  鄢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 时间 4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共5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祖永乐元年夏四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江南。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原吉上言:“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疏上,行之。役夫凡十余万。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于是水泄,农田大利。二年九月,夏原吉治水功成,还朝。三年夏,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大理寺少卿袁复赈济苏、松、嘉、湖饥民。上曰:“四郡之民,频年厄于水患。今旧谷已罄,新苗未成,老稚嗷嗷,朕与卿等能独饱乎?其往督郡县发仓廪赈之。”宣宗宣德七年,苏州知府况钟上言:“永乐初,朝廷命尚书夏原吉督理疏浚,水不为患。年久淤塞,一遇久雨,遂成巨浸,田皆溺焉。乞仍遣大臣督郡县吏于农隙时,发民疏浚,则一方永赖矣。”上命周忱与钟计工力多寡难易行之。世宗嘉靖元年,巡抚李克嗣开吴淞江。克嗣用华、上、嘉、昆四县民力,开吴淞江四千余丈,十余年无水旱之忧。穆宗隆庆四年,巡抚海瑞委松江府同知黄成乐、上海知县张嵿,开浚王渡起至宋家港,共长一万一千五百七十一丈,阔三十余丈。今议减半,开河面一十五丈、底阔七丈五尺。共享工银六万余两。是岁大饥,畚锸云集,不两月而河工告成,民得仰食焉。神宗万历十五年,以吴中岁遭水患,奏请特设水利副使一员,驻松江。是岁,命许应逵莅任,发帑金十万为修治费。及首浚吴淞,后及支干。开浚未完,而故道反塞。不一年尽为平壤,功未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治水江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土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
  B.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
  C.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
  D.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可泛指官吏,文中“有司”泛指所有的官吏。
  B.大理寺,古代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C.穆宗,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礼记》有“天子七庙,三昭三穆”的相关规定。
  D.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帑”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国家库藏的金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明成祖朱棣看到嘉兴、苏、松等地水患治理一直没有成效,官员督导治理不力,所以命令户部尚书夏原吉前去江南治理水灾。
  B.夏原吉细致分析了松江大黄浦等地的河道淤塞的情况及过去治理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疏浚范家滨至南仓浦口河道的建议。
  C.夏原吉在治理江南水灾时能够体会到治水百姓的辛苦,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后来还接受朝廷任命到苏、松、嘉、湖一带赈济饥民。
  D.李克嗣、黄成乐、张遗等官员先后继续组织百姓参与水利兴修,疏通河道,治理水患,这些工程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14分)
  (2)乞仍遣大臣督郡县吏于农隙时,发民疏浚,则一方永赖矣。(14分)
  二、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4分,共24分)
  (1)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如果没有农民伯伯“________ ,___”(《观刈麦》)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我们的盘中美味。
  (2)王勃的“秋水共长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