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30字。
河北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1~4题 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6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了一次次 (磨难 磨砺),每一次都能浴火重生。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受(yán jùn)考验。大家争相冲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全国各族人民(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向心力、战斗力 (融入 融合 )到一个空前的强度。爱心、情怀、责任,放射出最璀璨光华。他们用忠诚、智慧、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最壮丽的英雄乐章。
(1)给这段文字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①新冠( ) ②璀璨(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yán jùn) ②(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3)从语段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空缺处。(2分)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5)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胸怀抱负,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 ,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常用借代手法来表示对人的称谓。如:“黄发垂髫”指代“老人和孩子”,“布衣”指代“平民”。“须眉”指胡须和眉毛,指代男子。
B.山南水北谓之阳,水南山北谓之阴,如《愚公移山》中“直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是指汉水南岸。
C.司马迁著成的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史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D.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等。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材料一】
五年级 58.9%
六年级 64.7%
七年级 72.5%
八年级 70.1%
九年级 69.9%
高一 68%
高二 71%
【材料二】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短视频对获取信息、丰富兴趣爱好有很大帮助,但是不合理的使用短视频会使时间管理变差。本次活动对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后的生活变化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多数未成年人认为使用短视频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消费行为、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一定消极影响,其中影响最普遍的是时间管理变差,占比42.6%。此外,认为使学习变差的比例为38.4%,使生活习惯变差的比例为25.3%,使个人信息保护变差的比例为19.7%,使消费行为变差的比例为15.9%。这些数据值得我们格外关注。
(1)观察材料一的图表,用简洁语言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2分)
(2)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3)你上初一的妹妹经常使用短视频,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劝劝她。(3分)
第 二 部 分
(5 ~ 20题,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5~7题。(6分)
【甲】己亥杂诗??其五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乙】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下列对这两首诗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与己亥年在南北往返途中写的一组诗,甲诗为其中的第五首。本诗将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襟。
B.甲诗中“浩荡离愁”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白日斜”正是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烘托了作者离家辞乡的离愁别绪。
C.乙词中“卷”字富有动感,写出行人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烘托词人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形象。也突出了狩猎气势宏大。
D.乙词以“狂”字贯穿全篇,写狂态,述壮志,抒豪情。
6.这首诗,这两篇这两首作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