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60字。

  2021 -2022 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大练习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共 4 分)
  年少的我们,一路踏歌前行。广袤的天空,任由我们驰骋; 湛蓝的大海,任由我们 游弋。江涛排空,海浪呼啸,我们无所畏俱; 山崖陡峭,沟壑幽深,我们绝不退缩; 驼
  .
  道漫漫,朔风凛凛,我们心有绿洲。妄自菲薄、附庸风雅不是我们的风格,心无旁wù  ① 、
  .
  锲而不舍是我们的追求。常怀鸿鹄之志,摇yè  ② 多姿的世界定将尽收眼底。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yì  fěi      B. gē    fēi       C. yì    fēi
  (2) 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鹜  ②拽    B.①骛   ②曳      C.①鹜  ②曳
  )(2 分)
  D. gē  fěi
  )(2 分)
  D.①骛   ②拽
  2.将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
  ②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③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 63 米,共 14 层,其中塔基座为 3 层, 塔身为 11 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④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
  ⑤“没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这句话在郑州几乎家喻户晓,它指出了二七 塔是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⑥塔项建有钟楼,六面有直径 2.7 米的大钟,整点报时并演奏《东方红》 乐曲。 A.⑤④③①⑥②   B. ⑤③④①②⑥   C.③①⑥②④⑤   D.③⑤①⑥④②    3.古诗文默写。(8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      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 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 何谓知己? 知己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至死不渝(李商隐《无 题》); 就是“_________? __________”难觅知音的的悲痛。(秋瑾《满江红》)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 分)
  (1)《水浒传》 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些人物的性格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请
  九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6 页
  从所给的示例中,任选一组人物分析其性格的异同。
  ①鲁智深和李逵   ②林冲和武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讽刺艺术是《儒林外史》 的突出特点,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 结合具体内容谈谈。
  ①周进           ②严监生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 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 暴露时间长,  ①    ,甚至失聪。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 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  ②    ,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 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乐者,  ③  ,时间久了,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 逆的损害。
  ① 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 ___ _______                 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 分)
  材料一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家长们的共识。于是,右脑开发、情 商培养、创客潜质……打着形形色色“高端大气上档次”理念的早教机构层出不穷、花 样百出。儿童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在一些商家以营利为目的 的宣传蛊惑下, “起跑线焦虑症”日益严重,让不少早教行为呈现盲目、抢跑甚至荒唐 的状况。
  材料二  世间万物皆有时节,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争夺“起跑线”的现象,很大 程度上折射的是成年人的焦虑。一方面,有的家长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