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30字。

  辽宁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写作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唐代文学家陆贽在他的文章《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中,有这样的话:“动人以言
  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意思是:用言语去打动人的,其感染力不深;
  用行动去打动人的,其效应一定很快。
  这两句话在今天仍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齐国有个人,没有谋生的手段,每天只靠乞讨度日。这时,有个姓田的马医因活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这样,他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因而干活也格外卖力。可是,有人在一旁取笑他:“马医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却去给马医打杂,这不是你的莫大的耻辱吗?”这个昔日的乞丐平静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寄生虫,靠乞讨度日。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又怎么能说是耻辱呢?”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辽宁省营口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唐尚珺,一位出生于广西农村的八零后,从2009年开始,他连续12年高三复读。高考分数逐年增加,几次考上“985”“211”之类的名校,他却屡次放弃,他给自己锁定了奋斗目标——中国科技大学。2021年唐尚珺参加了第13次高考,这一年他已经33岁了。
  有人为他的坚持而感动,说他是愈挫愈勇的战神;也有人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不去中科大也一样能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