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10字。
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装订线内,并认真填涂和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完成后,请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本试题卷共6页,有3道大题,共22道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28分)
1.阅读下段文字,答题。(4分)
春,是绿水逶迤,是暖风拂面,是芳草长堤,是花香鸟语,是秀山丽水,让人陶醉而欣喜;秋,是秋风xiāo瑟,是北雁南飞,是枫叶似火,是落叶金黄,是硕果累累,让人感伤而满足。可是,你是否想过,那盎然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xuàn烂的秋景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⑴给加点字注音。(2分)
硕( )果 盎( )然
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xiāo( )瑟 xuàn( )烂
2.依次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将中华文化 与重大节庆相结合,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积极作为,抓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 举办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A.传承 契机 因地制宜 B.传播 时机 因地制宜
C.传承 时机 就地选材 D.传播 契机 就地选材
3.下面语段中画线语句表达准确的一处是( )(2分)
(A)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老人,(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不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年纪大的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D)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4.把下面的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银杉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再也不会有别的树种抢去属于它们的阳光雨露。它们或挺立在孤立的帽状石山的顶部,或扎根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之间,逐渐长大。 , , ; ,
, , 。
①去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 ②但是它不怕严寒 ③它的根系非常发达 ④它也不怕干旱、不怕土壤贫瘠 ⑤能忍受-15℃的低温 ⑥能把强壮有力的根脉扎进山脊岩缝深处 ⑦它虽然喜欢阳光、喜欢云雾
A.⑦②⑤④③⑥① B.②⑤⑦③④⑥① C.④③⑥①⑦②⑤ D.⑦②④⑤③⑥①
5.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时间节点。下列所写诗句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6.综合性学习。(6分)
了解历史,放眼未来。“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学校九(1)班准备召开一次名为“青春飞扬”的演讲比赛。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准备合作完成一篇演讲稿,请你参与下列任务。
⑴下面是小组演讲稿中介绍“五四运动”时选用的两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2分)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沦丧,大部分国土被西方列强瓜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希望收回对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下午1点,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北京师大的前身)等十四个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云集天安门,现场悬挂着北大学生“还我青岛”的血书,在短暂的集会演说之后,学生们高喊“收回山东权益”“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宁肯玉碎,勿以瓦全”等口号进行了示威游行。
⑵请你为小组演讲稿写一段结束语。要求:用上“壮举”“义不容辞”两个词语。(50字左右)(2分)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回望100年前, 。
⑶为了使小组的演讲更加具有感染力,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小组讨论在演讲时添加必要的表演形式,请你设计合适的两个。(2分)
7.古诗词整理。(10分)
类别 诗 句 评 点
律诗 ⑴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两句诗在写景中蕴含了一切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⑶从修辞、感情两方面评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