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500字。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易错题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第二句采用拟人手法,写燕舞莺啼与“我”毫不相关,作者没有意绪欣赏暮春美景,照应了首句中的“懒”字。
B.颔联借“日长”“花老”点出暮春时令,“多得睡”“不供诗”表现了作者无意赏春的颓废情绪。
C.颈联“吾衰久矣”化用了《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中的句子,委婉地表达了对当今久无周公这样的明主圣人的慨叹。
D.尾联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想象竹篱东面明年春天花草繁盛的场景,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9.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问题。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释:【1】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途中所写,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2】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3】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指天上仙宫。【4】凭寄:托谁寄。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1】午桥:在洛阳南面。【2】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词中,词人用“靓妆”“艳溢”形容杏花娇艳动人,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第一首词中,“故宫何处”所蕴故国之思与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蕴含的情感相近。
C.第二首词中,词人用“忆昔”一词引出了对二十多年前在午桥上与洛中友人饮酒之事的回忆。
D.第二首词中,“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蕴含了词人对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在内的经历的感慨。
(2)下列诗句与第一首词中的“淡著胭脂匀注”所用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多情只有春庭月。(唐•张泌《寄人》)
B.月移花影约重来。(宋•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C.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D.日边红杏倚云栽。(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杏花,但写法和寄寓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石鼻城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测试试题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②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李使君的赴任之地,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②文翁: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曾举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境大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大处落笔,想像李使君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大树和杜鹃的啼声。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起势不凡。
B.颔联从细处着墨,表现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
C.颈联“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等紧扣蜀地特点,而且征收赋税、处理讼案为李使君就任后职事,以此入诗十分贴切。
D.诗的前两联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水景物,后两联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意在表现蜀地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易于治理。
(2)尾联颇有特色,请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归王官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释】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野航为范子俊赋 (明)袁凯
一舸夷犹野水边,渚禽沙鸟各纷然。
幽花满棹初维岸,春水连堤忽上天。
世上风波终未已,江南烟雨正堪眠。
他日匏尊留我饮,更凭孤鹤问坡仙。
【注】①袁凯:松江华亭人,元末明初诗人,因说实话,不断地遭朱元璋批评,多次请求归乡而不允。②夷犹:从容之意。③维:系。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纷然”写出了水边禽鸟从容飞起的样子。
B.“春水连堤”描绘出一幅风波险恶的画面。
C.“江南烟雨”营造了烟雨蒙蒙的冷清氛围。
D.“坡仙”借用了《赤壁赋》中苏轼的形象。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B.幽默诙谐C.恬淡自然D.刚劲凝练
(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