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32530字。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评价,过去人们一般会说这些思想、理论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说法貌似并没有阐释清楚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在儒家学说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与儒家整体思想、学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问题。我们认为,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恰恰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
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是儒家思想中非常核心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儒家艺术理论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这里讲的是志道、据德、依仁,最后要“游于艺”。就是说,儒家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不经过“游于艺”的阶段,是不完整的,甚至达不到它最高的境界。这里所谓的“艺”,包括今天被称之为音乐和书法的“乐”与“书”,这都是与艺术有关的。对于儒家而言,不管是“道”还是“德”,还是最核心的理念“仁”,都离不开“艺”来提升完善它的境界。
儒家另外一个重要的艺术观念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使人兴起、感奋,自觉地进行修身,但立身的根本却在于礼,即“不学礼,无以立”。然而,仅仅掌握了君子所必备的礼的修养,对于一个“成人”来说,仍不完备,还需要经过最后一个阶段的陶冶,即通过对“乐”的学习掌握,将诗与礼乐融会贯通,才能说最后完成了一个人的培养过程。这既是儒家最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也是其核心的艺术思想。就是说,儒家的“礼”或“仁”,离开最后的“成于乐”,是不完整的,也不能最后完成通往仁学和礼学的道路。
孔子关于艺术功用的系统论述,也是儒家艺术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乐要符合于礼,礼乐要为国家政事、伦理道德服务的思想,实际上便是孔子对于艺术功用的一个重要规定。除此之外,他还讨论了艺术所具有的其他功能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以说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诗歌艺术的功能理论。
与孔子礼乐观和艺术功能论相联系,孔子还大量涉及艺术的文与质、美与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对这一艺术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孔子的理想是上述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状态。他论君子时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关于内容与形式应高度统一的理想在他对《韶》《武》的评价中充分表现出来:“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已经看到了形式对于内容、美对于善的相对独立性,对于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到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价值与意义上来,可以认为,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包括上述的这些基本观念,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今天的艺术观念、艺术理论越来越强调艺术与人生的相互的沟通交流,也就是我们古代所倡导的艺术人生化、艺术生活化,同时也是人生艺术化或者是生活艺术化。这一点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甚至具有人类普遍适用的价值,也可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
(摘编自李心峰《试论儒家艺术理论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去人们对于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认识是不精准的,表现之一是没有弄清楚其在儒家学说中的位置。
B.儒家认为,“游于艺”是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缺少“游于艺”阶段的人格和道德是不完整的。
C.孔子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表述,是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进行的系统的理论探索。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孔子对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深入思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指出过去人们对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地位、关系等认识不足,目的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观点。
B.第二至五段,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提出观点、引用《论语》,进一步分析。
C.第三段引用“不学礼,无以立”一句,是为了进一步印证儒家“立于礼”的艺术观是在强调人的立身之本在于礼。
D.文章的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指出意义和价值,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凸显了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对于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阐述,并不集中,而是零星的、分散的,这正符合《论语》语录体的特点。
B.儒家认为,君子掌握了所必备的“礼”,学习掌握了“乐”后,再做到“仁”,将诗与礼乐融会贯通,才是一个完备的“成人”。
C.孔子对《韶》和《武》的评价,既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善”与“美”的观点,也体现了他在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关系上的认识。
D.儒家“游于艺”“成于乐”等思想倡导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和现代人越来越强调的艺术与人生相互沟通交流的观念是一致的。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B.“‘游于艺’是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错,“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突如其来。对此,我们要顺势而为,让其顺其自然、脱颖而出。”
人社部日前公示的10个拟发布新职业中,互联网营销师赫然在列,电商主播将迎来正式的职业称谓。在此之前,人社部于去年4月和今年3月分别确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