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160字。

  小说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国
  秦牧
  那年,马来亚的报纸上天天出现“不景气”的字眼。许多华侨工人失业了,带着他们的割胶刀和一点可怜的行李,到处去流浪。我们家也被这个不景气的风暴吹得摇摇摆摆了。爸爸失了业,回家来总是喝酒、叹气,和妈妈吵架。
  日子越来越艰难。最后,爸爸对我们说,在新加坡再也生活不下去,他已经筹到一笔钱做船费,要带我们回“唐山”了。你也许觉得“唐山”这两个字很希奇吧。但南洋的华侨却总是这样称呼祖国的。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大唐帝国”的声威曾经远播到欧洲亚洲各地。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日,华侨们仍把自己叫做“唐人”,把汉字叫做“唐文”,把祖国叫做“唐山”。
  回唐山啦,回唐山啦!我们又是快乐,又是忧愁。那时候,正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当儿,我们在报纸上的漫画里,常常看到一座被风吹雨打、歪歪斜斜的大厦。大人们说,那就是代表当时的中国哩。
  终于有一天,爸爸吩咐我报告班主任,明天就不再去上学了。我在上学途中注意着路上的一景一物。缠着头巾赶牛车的印度人、把东西顶在头上的马来人、许许多多辛勤劳动的中国同胞、路旁一株株浓绿的街树,都使我感觉到无限新鲜。
  班主任老师平常是爱打人的,我并不怎么喜欢他。但这天,我一踏进他的房间,却不知道有一种什么力量,使我亲切地、规规矩矩向他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赖先生惆怅地说:“很快就走吗?”
  “再在家休息一两天,就上船了。”
  赖先生慈祥的点点头,突然伸出手来抚摩我的头:“好吧,回去读书也一样,我们是中国人,以后都是要回唐山的。
  第一节课是赖先生上的国语。我一踏进课室,就觉得气氛有点特别。讲台上铺了一条白布,上面有一瓶野花,一看就知道是在操场后面的山坡上采来的。瓶子是一个用空了的旧墨水瓶。但就是这些平常的东西,使课室里的气氛变得庄严隆重起来了。这个课室,这个讲台,我们曾经在这里听许多先生讲过课的,我们曾经在这儿大家轮流讲述过傻女婿、老虎外婆、丑小鸭、骄傲的公主一类故事的,今天我就要和它告别了。这些先生们、同学们,我也都要和他们告别了。当日本军队侵占祖国东北的时候,我们曾经在这个远在国外的教室里开过会,大家都在臂上缠起纪念国土沦陷的黑纱,听着校长演讲,大家一起捏紧拳头哭泣。而在我们后面,一个英国警长却像老虎似的坐在那里监视着我们……大家曾经在一道度过多少辛酸和快乐的日子啊!而现在我就要离开他们了。想着想着,我突然觉得每一个人都可爱起来,连那平日爱跟我们男生吵嘴的女生赵美娜、平日爱打我们手掌的赖先生,此刻我都觉得他们十分可亲。我真想去拉一拉他们的手,都抱一抱他们!……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赖先生已经讲完一大节课了。他放下书本,扑去身上的粉笔灰,望着我温和地笑,然后就宣布道:
  “吴林就要回唐山去了,下边的半堂的时间,我们开一个欢送会……”
  班长李家驹像一个小政治家似的踏上讲台。他希望我回国以后好好读书,长大了去打侵略我们的帝国主义。他代表大家欢送我……。老实说,这些话其实也很平常,但我却听得十分感动,连眼眶都发热了。
  接着又有两三个小同学上去讲话。真是出乎意料,连那个拖着两根小辫子,常常向先生报告我们的越轨行动的女同学赵美娜也上去讲了。她说我们大家都是热心爱国的人,都是国家的小主人翁,大家永远都应该互相惦记着。她说从她曾祖父因为贫穷、卖掉田地到南洋谋生算起,她家已经在南洋住了四代了。她只在课本里读到中国,不知道中国是怎么一个样子。但是她长大了一定要回到中国去。她的姊妹有些已经穿起外国服装,日常说话也用外国语了。但是她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
  下课后,同学们都热烈地围着我。我简直像是马戏班里那骑在象背上的象童那么逗人喜爱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要回到祖国去,一种共同的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情感把我们紧紧地联在一起了。虽然我们生在英国殖民地,但大家却都是会讲北京话的……
  我们全家搭大轮船离开新加坡的一天终于到来了。船上,成群回唐山的华侨都挤在甲板上。他们大都是漂洋过海来劳动了许多年,却只带着一点寒酸的行李回到故乡去的。大家又是忧愁,又是快乐。有一些马来潜水手,坐在一只只舢舨上,向轮船上的人要钱,每当人们投一个小银角子下海时,他们就纵身跳进海里,把银角子从海底捞回来,满身湿漉漉地爬回舢舨,高举着银角子给投钱的人看。一些投钱博取娱乐的欧洲旅客就在船上哈哈大笑。我看着看着,不禁拉住爸爸的手,问道:
  “爸爸,为什么马来人总是这样穷,比我们中国人还穷?”
  爸爸用低沉的声音回答我说:
  “因为他们亡了国。”
  汽笛长鸣起来,船身开始移动了。于是我们挥动着手巾,船上、码头上,都有千百条手巾在挥动着。也许是因为我们眼里有一层泪水,也许因为船已经开远了,总之,逐渐地人影模糊了。再见了,新加坡,再见了,亲爱的小伙伴!
  (有删改,原载1956年6月《长江文艺》)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外华侨们“把自己叫做‘唐人’”“把祖国叫做‘唐山’”,既是出于对祖国历史的骄傲,又以此表明永不忘根。
  B.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叙述方法,顺序为主,兼有倒叙、插叙,多种叙述方法的运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及意蕴。
  C.文中通过描写“我”对马来人贫穷的困惑和不解,更为真实鲜明地折射出当时在殖民统治下的人们生存的悲苦。
  D.本文的语言看似闲散随意,但感情浓郁而真挚,言近旨远,闲散的笔调背后蕴含着深厚而广阔的历史时代背景。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通过写“我”和同学在国外的教室里缠黑纱、听演讲的场景来表现历史事件和人们悲痛的情感,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一些欧洲旅客在船上看马来人跳海捞钱以博取娱乐,他们对马来人的冷漠与鲁迅《祝福》里的柳妈等人对祥林嫂的冷漠在本质上同出一辙。
  C.赵美娜家的姊妹有的已习惯穿外国服装、说外国语,但她们依然对祖国抱有深沉的情感,永远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这是海外华侨的一个缩影。
  D.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本文都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前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后者叙述了回国前与老师、同学告别的情景。
  3.文中两处划线句子使用的词语相似,请结合文本分析两处句子表达情感的异同。(4分)
  4.秦牧以“思想家的锐敏和童稚的纯真互相交织着,形成一种能够紧紧攫住人心的艺术风格”,请据此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风格。(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注]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不过抄检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等明儿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因迎出凤姐来,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