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3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登快阁》精品教案
  我国南方楼台亭阁甚多,但具名气的屈指可数。快阁算得上是全国闻名的古阁楼建筑之一。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这节课,我们伴随着黄庭坚的文字,感受一下登快阁的所见所感。
  一、文化常识
  作者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其父黄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李常为之惊奇,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第二次参加省试,以一首《野无遗贤》诗,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今开封)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元丰三年(1080年),黄庭坚入京改官,被任为吉州太和县(今江西省太和县)知县。为了了解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将农民的疾苦,如实上报,减轻农民负担。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其诗多写个人生活。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鼻祖: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祖:杜甫
  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一祖三宗” (方回《瀛奎律髓》)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
  “自成一家”——无斧凿痕
  解题:
  快阁,黄庭坚《登快阁》中的快阁,今在江西泰和。
  二、听名家朗诵,初读本诗
  三、文白对译
  原文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译文: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