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80字。
《自然选择的证明》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教学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解读文本,掌握其主要內容。
3.感受文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
4.提升阅读科学论著的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领略文本运用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自然选择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大意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作者概括的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方向的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难点:
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写作背景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三、作者介绍
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6岁时,他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达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