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20字。
南通二模语言运用模拟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建盏,宋代八大名瓷之一,产自宋建州建安县。建盏创烧于晚唐,繁荣于两宋,整体造型______,胎骨厚重,口大腹深、边薄底厚。因建盏有活水效果,以建盏品茗,会让人感觉______、甘润顺滑、茶性十足、韵深味浓。
宋代建盏的出现,反映了宋代茶文化对茶具要求的巨大提升。具有趣味性的流行于宋代的斗茶文化艺术,是成为根本驱动建盏发展的原因。范仲淹在斗茶中写下一诗曰:“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无论是黄金的飞扬还是绿色的尘沫,带出的都是如诗如画一般的意境。搭配上建盏不一样的纹路与花样,把诗人潇洒肆意的精神境界______出来。
一盏一世界,斑斓的纹路带着层层叠叠的美感,带出了建盏的身影,也______出文人墨客的人文情怀。无论是诗句还是建盏,都是人的心情承载。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意象是( )(3分)
A.古朴 浑然一体 描绘 映射
B.古朴 水乳交融 描摹 折射
C.简朴 水乳交融 描摹 映射
D.简朴 浑然一体 描绘 折射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流行于宋代的具有趣味性的斗茶文化艺术,是驱动建盏发展的根本原因。
B.具有趣味性的流行于朱代的斗茶文化艺术,是成为驱动建盏发展的根本原因。
C.流行于宋代的具有趣味性的斗茶文化艺术,是成为驱动建盏发展的根本原因。
D.具有趣味性的流行于宋代的斗茶文化艺术,是驱动建盏发展的根本原因。
20.一叶一世界,一盏一乾坤。以下是建阳水吉镇“建盏小镇”logo征集比赛的一份投稿,请结合以上语段,对logo中图形部分的创意加以评说,60字以内。(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生活中,人们发现荷花生长在污泥中,荷叶却能保持清洁。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表明,在荷叶表面,分布着大量微米级的乳突,每一个乳突上又分布着大量纳米级的细枝状结构。这些乳突和突起在荷叶表面汇聚成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 )水滴的最小直径为1—2毫米,比荷叶表面上的乳突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