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580字。
凌源市高中部分学生抽测试卷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说,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睡眠不足,又缺乏锻炼,体力下降。“有一位校长告诉我,有的高中学生,单杠引体向上做不了几个,跑步会昏倒。这样下去,国民体质下降,令人担忧。”
那么,“双减”的工作目标将如何实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专家对《意见》进行了深度解读。
首先, ① 。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通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坚决防止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通过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通过教师切实履行好作业指导职责,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并及时做好反馈,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布置作业或批改作业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所以《意见》要求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既可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内容。不过,当前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还存在服务时间偏短、经费保障不到位、吸引力还不够强等问题。《意见》规定,学校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的课后服务还要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既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还可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外,也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其次, ② 。
“受功利驱使和资本裹挟,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面广量大的无资质培训机构,偏离了公益性办学宗旨,迎合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求,无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应试为导向、以提分为目的,采取抢先学、超纲教、反复练等方式,纷纷面向在校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过度开展升学和考试学科知识培训。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加剧了全社会教育焦虑感,也一定程度冲击了素质教育、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圣足说。
《意见》特别明确,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第三, ③ 。
《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意见》要求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着考试次数过多、考试形式单一、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意见》要求学校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
不过专家也提出,减轻学生负担并不代表着没有作业。
“课后练习包括重复性训练与实践性活动等,都是检验知识理解与运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要深入研究‘减什么’,多样化探索‘如何减’,关键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钟秉林说,同时也要明确,落实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方案、深化课程改革、保障学校教育的基本学业标准不降低,这些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基础。否则,盲目减负会以降低学生学业质量为代价,与改革的目标也不相符。
(摘编自《专家解读:“双减”目标如何实现》中国青年报》2021年7月26日,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减负”是个老问题,有人统计,1985年至今,仅中央下达的“减负令”就达50多道。此番“双减”政策受到空前关注,甚至被冠以“史上最严”之名,既可见今日种种教育负担程度之烈、危害之深,也可见本次改革举措之多、力度之大。仅就“北京方案”来说,一方面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引导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一方面深化培训机构治理,祛除资本炒作虚火;有力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校内与校外齐抓;减负与治乱共管,“双减”政策绝非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
当然,对于教育改革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来说,再好的想法、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磨合适应成熟的过程,任何细微调整,都影响着千家万户,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都像“拔动一堆算盘珠”。“双减”破旧立新,不可避免地遭遇众口难调的问题。比如,围绕小学一二年级取消期末笔试,有人举双手赞成,也有人质疑这是在快乐中“制造学渣”;针对课后服务怎么搞,有人希望孩子多锻炼,有人则想让孩子“充充电”;乃至几点接送、学校几点开门关门,家长们都会有各自的考虑和顾虑。大家基于不同的具体情况和立场,出现一些意见分歧其实十分正常,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双减”落地,是一场渐进式改革,全社会都要拿出耐心和信心,学校和家长都要做出一些辅助和努力,千方百计去寻找去推动“最优解”。
孩子的教育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大事,盼着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有个好的前途,是为人父母者最朴素的期盼。而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孩子成长也有其自身的节律,“双减”在为孩子减负的同时,其实更多是在为广大家长卸下身心重负,这是教育领域的新开始,也是社会心理层面打破焦虑漩涡的一个新开始。当此之时,相关各方更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别是家长们应该多一点理性和定力,不要听风就是雨,被一些流言传言带到新的焦虑之中。要看到,“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买的唤醒。”与分数相比,健全的人格才是赢得未来的保障;相较于排名,更加丰满的心灵才是惠泽一生的富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体魄,尊重和发现孩子的禀赋、才能、爱好,都是在“减”去无谓负担的同时,应当重点“加”上的内容。
(摘编自《让“双减”落到实处需要全社会协力》北京日报》2021年9月2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力度不够,成效甚微。
B. 《意见》要求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目的是不给家长带来教育负担。
C. 当前,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偏离了公益性办学宗旨,迎合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需求,采用抢先学等方式开展学科知识培训,已经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D. “双减”政策需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然需要学校、家长等方面拿出耐心和信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实“双减”工作的基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B. 课后练习包括重复性训练与实践性活动等,是检验知识理解与运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减轻学生负担并不代表着不布置作业。
C. 此次推行的“双减”政策受到空前关注,甚至被认为“史上最严”,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下学生及家长种种教育负担程度之烈、危害之深。
D. 教育领域的任何细微调整,都影响着千家万户,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教育改革必须慎重,必然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双减”精神的一项是( )
A. 某地推进“单校划片入学”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上学,推出课后延时服务,缓解“三点半难题”等。
B. 某小学明确规定,要求一年级任课教师做到“零起点”教学,要求学生作业一律由老师全批全改,严禁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C. 某初级中学为学生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开设晚自习,并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新课先知”兴趣小组。
D. 某地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实行大规模的教师干部轮岗交流,选派城区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送教”。
4. 请在材料一中三处画横线的地方填写适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20字)。
5. 马克思说“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请结合材料内容,谈一谈“双减”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唤醒孩子的“人格心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力度不够,成效甚微”错误,材料一是说“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B.“目的是不给家长带来教育负担”言过其实,原文是“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不是没有教育负担,任何学生家长都有教育负担。
C.“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扩大范围,原文是说“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另外,“已经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错误,原文是说“一定程度冲击了素质教育、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摘下你的墨镜
赵淑萍
①车子到了繁花巷这站,停了下来。
②上来一个年轻的老师和一群孩子。老师长得很秀气。马尾辫,牛仔裤和绿色的薄夹克上装,整个人显得清爽、利落。而孩子们呢?仔细看,面容有些异样。有的,眼神呆滞,有的,嘴巴,有点歪,也有的,一看就是唐氏综合症患儿。
③她坐在车尾,她的心悬了起来。早上,听婆婆说,今天儿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