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570字。

  2021—2022学年度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故宫是什么?我想说,它是一座      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城池。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成就了它的美。它不是帝王的私产,而是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五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多个房间的__________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它的美,来自时间的孕育,来自万物的和谐,来自我们文明中真善美的赐予。每当有恶与丑的力量试图挟持这座城,这座城中都会自生出一种力量与之________。在这样的博弈中,这座城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变得愈发硬朗和健康。
  站在现代的立场上,我们可以对王朝政治意义上的故宫进行抨击,而对故宫的文化价值,我们不能不顶礼膜拜。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价值观,几乎包含了我们文明正面价值的所有内涵。(        )
  1. 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体现     巨大     抵抗 B. 再现     巨大     抗衡
  C. 再现     庞大     抵抗 D. 体现     庞大     抗衡
  2. 下列对语段中加点词和画线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观”“价值”这两个词的词性相同,都是名词。
  B. “帝王的私产”中“私产”是形容词,“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成就了它的美”中“成就”是动词。
  C. “健康”是形容词,“劳动者”是名词。
  D. 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应该修改为“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中国人的伟大,成就了这座城的伟大。
  B. 是这座城的伟大,成就了中国人价值观的伟大。
  C. 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伟大,成就了这座城的伟大。
  D. 是这座城的伟大,成就了中国人的伟大。
  【1~3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第一空。体现:意思是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或者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做事、产品、作品等具体表现出来。再现:过去的情况再次出现。紫禁城表现了中华文明之美,没有“再次”的意思,因此应该用“体现”;
  第二空。巨大:是指尺寸、体积或容积 极其大的物体,一般指单个物体。庞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庞大”有比较的意味,相比一般来说大大超过。紫禁城的建筑群远远超过一般的建筑群,因此用“庞大”恰当;
  第三空。抵抗:意思是抗拒、抗击。抗衡:意思是彼此对抗,不相上下。紫禁城的力量与恶丑的力量之间,是彼此对抗的,因此要用“抗衡”;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和语法知识。
  B.“帝王的私产”中“私产”是名词,不是形容词;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根据括号前的句子“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价值观,几乎包含了我们文明正面价值的所有内涵”,是从“价值观”方面来评价紫禁城和中国人的,因此括号中衔接的句子必须有“价值观”一词;再根据“紫禁城”和“中国人”的逻辑关系,是先有“中国人”再有“紫禁城”,因此衔接最恰当的是“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伟大,成就了这座城的伟大”。
  故选C。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淡雅(yǎ)      吝啬(sè)    宽敞(chang)  翻来复去(fù)
  B. 贮蓄(zhù)     朗润(lǎng)  徘徊(huí)  混为一谈(hǔn)
  C. 粗犷(guǎng)   流淌(tǎng)  质朴(pǔ)   参差不齐(cī)
  D. 缭亮(liáo)    决别(jué)   分歧(qí)   人迹罕至(zhì)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翻来复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