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00字。
《论语》五则
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  肖  欣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一些常用词及句式。
二、精读课文,归纳孔子对待传统方面的思想观点。
教法学法:讲析结合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解题。
2、讲析第一则《论语·学而》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解题:
《论语》
儒家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古籍整理专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子早年曾做过鲁国的司寇,不仅离开鲁国,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不被作用,后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化上编订了《诗》《书》等重要的古代文献,并据鲁史修《春秋》。相传弟子有3000人,其中有名可考者70余人。
《论语》第一篇的篇名,由篇首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得名。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约11000余字,每篇都从文中第一句话里节取两三个字作篇名。
二、老师范读第一则《论语·学而》:
三、串译《论语·学而》:
子贡问孔子道:“(一个人)虽然穷,但不巴结别人;虽然富,但不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骄傲,怎么样呢?”孔子说:“这样是可以的,但是不如虽然穷但心里很快乐,越富对别人越谦恭好礼那样更好。”
子贡听后不太理解,接着又问:“依您所说,做到这种程度,是不是如《诗经》中说:‘对于骨、角、象牙、玉石一类的东西,先开料,再粗锉,再细刻,再精磨。’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呢?”孔子回答到:“赐啊!现在可以同你谈《诗》了,因为告诉你一个道理,你能知道另外的道理啊!”
四、小结:
  在孔子与弟子子贡有关培植道德个人修养问题上的这一番答问中,人们不但了解到孔子希望人由浅入深,由低就高,培养自己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