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50字。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孙权劝学
教科书 书 名:部编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 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
3. 从分析人物对话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身上可贵品质。
4. 把课文观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结合,领悟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任务一资料。
2. 完成任务一。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一.资料
(一)作者司马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实行新政时,司马光竭力反对,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
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死后追封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二)背景透视: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重臣,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面。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三)文体知识:《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注: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一个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