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80字。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天津专用)
第五模拟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回答问题(共11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囫囵(hú) 惆怅(chóng) 浮光掠影(lüè)
B.阔绰(chuò) 腈纶(jīng) 矫揉造作(jiāo)
C.佃农(diàn) 遁形(dùn) 惨绝人寰(huán)
D.枷锁(jiā) 穹顶(qióng) 鞺鞺鞳鞳(táng)
【答案】C
【解析】A.有误,“惆怅”的“怅”应读作“chàng”。
B.有误,“矫揉造作”的“矫”应读作“jiǎo”。
C.正确。
D.有误,“鞺鞺鞳鞳”的“鞺”应读作“tā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纪录片《智慧中国Ⅲ:前沿科学》中的一条弹幕,也是中国科学家心中坚守的。纪录片带领观众中国科研基地,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主持人与科学家展开深度对话,辅之生动形象的动画剪辑,将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使纪录片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纪录片不仅中国丰硕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致力于传递崇高科学精神。
A.信心 探访 体现
B.信心 探求 展现
C.信念 探访 展现
D.信念 探求 体现
【答案】C
【解析】信心: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
信念: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近义于“观念”。根据“坚守”的提示,第一空选“信念”恰当。
探访:搜寻,采访。
探求:探索寻求。根据“中国科研基地”的提示,第二空选“探访”恰当。
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或者是人的主观意志通过做事、产品、作品等具体表现出来。
展现:明显地表现出。根据“中国丰硕的科技成果”的提示,最后一空选“展现”恰当。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科技的未来在青年,年轻人敢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研究模式,才能取得更显著的研究成果。②我们所熟知的电灯这一重大发明,就是爱迪生在32岁时试验成功的。③可以说,年轻时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学术成果迸发的最佳时间。④因此,年轻科学家对国家早期科学研究的鼓励尤为重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把“年轻科学家”与“国家”调换位置。
4.依次填入??中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让我们向“时代的英雄”致敬??赵亚夫,55年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和农民一块苦一块干,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至250多万亩土地,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直接收益,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苏南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现实不是小说,英雄亦不是众人所知??光芒四射。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A
【解析】根据上下文可知,“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是一个问句,后面用问号;“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是一句完整的话,后面用句号;联系“走近……走近……”这一句式,可知“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后面用分号;后面还有很多的“走近名人”,所以“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后面用省略号。
5.下面对《游山西村》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表现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气象和农家尽其所有来款待客人的盛情。
B.颔联景中寓理,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C.颈联描摹南宋农村的风俗画卷,体现了诗人对乡土乡民和古老风俗的喜爱之情。
D.尾联写诗人但愿今后能不时乘月访友,流露出诗人被罢归故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