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9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分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0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诀别(jué)狭隘(ài)云宵(xiāo)混为一谈(hǔn)
  B. 安祥(xiáng)和蔼(ǎi)脑髓(suí)骇人听闻(hài)
  C. 热忱(chén)棱镜(léng)静谧(mì)拈轻怕重(niān)
  D. 伫蓄(zhù)粗犷(guǎng)滑稽(jì)刨根问底(páo)
  【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云宵(xiāo)——霄  混为一谈(hǔn)——hùn;
  B.安祥(xiáng)——详  脑髓(suí)——suǐ ;
  D.伫蓄(zhù)——贮   滑稽(jì)——jī;
  故选C。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疫情仍在蔓延,关于美国经济前景,专家们的看法大相径庭。
  B.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 课代表指导大家齐读课文,教室里人声鼎沸,显得很有生气。
  D. 为庆祝首场大雪,班长提议课后一起出去堆雪人,同学们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同。
  【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
  A.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这里用来形容专家们差别很大的看法,使用正确;
  B.见异思迁:指见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这里形容他们意志坚定,含义及感情色彩均不符,故错误;
  C.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不能形容齐读课文,故错误;
  D.随声附和,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比喻没主见,只会盲从,含贬义。这里感情色彩错误;
  故选A。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西游记》被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作者为清代的吴承恩,书中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C. 《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B.吴承恩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并非清代人;
  故选B。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童年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B. 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C. 我国近期生产的各类口罩,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
  D. 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
  B.语序不当,“学校”和“全社会”互换位置;
  D.重复啰嗦,删去“超过”或“以上”;
  故选C。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谱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B.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C.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D. 却垫起了你明天 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语句衔接题目。根据“前后照应一致”的原则,“搬来的砖石”对应“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排除A、B;“栽下的树苗”对应“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排除D;“写下的片段”对应“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6.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 《背影》 B. 《无常》 C. 《父亲的病》 D. 《藤野先生》
  【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