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10字。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七年级语文
说明:
1.本试卷共10页(试题卷8页,答题卡2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 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在不能嗔(cēn)怪有些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涎不经。
B.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xì),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C. 它既不倾盆(pén)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浙浙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D.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sān)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嗔(cēn)怪——chēn,怪涎不经——怪诞不经;
C.浙浙沥沥——淅淅沥沥;
D.桑(sān)树——sāng,水波鳞鳞——水波粼粼;
故选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听他一说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只考虑自己感受,所以大家才不愿意跟我交友的。
B.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C. 演讲大赛上,这位年轻选手两次演讲的观点大相径庭,没什么变化。
D. 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在此形容自己突然理解自己不愿意与自己交往的原因,使用正确;
B.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在此形容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发挥特长,使用正确;
C.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在此形容两位选手的观点差别不大,使用有误;
D.不求甚解:原义是读书只求理解精神,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不含贬义;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含贬义。在此形容读书的态度不认真,使用正确;
故选C。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
B. 不努力学习,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搭配不当;可将“增强”改为“保持”;
B.成分赘余;删去“是可想而知的”;
D.否定不当;删去“不得”或“必须禁止”;
故选C。
4.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B.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为名词、动词、数量词。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4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D.《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并非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故选D。
5. 请用正楷将下列诗句抄写在田字格中。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题答案】
【答案】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解析】
【详解】用正楷字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还要考虑标点符号。注意“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