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80字。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科学技术类试题演练
备考锦囊
1.理解材料基本内容及词语的含义
科学技术类材料的内容具有准确性、真实性,不夸张,不歪曲。考生在阅读时,首先要弄清材料介绍的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2.把握其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类材料以说明为主,因此,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等,这些方法都是用来说明事物特点或介绍科学知识的。另外,有时为了更生动地说明,这类材料还往往采用一些修辞手法。所以,考生要体会这些表达方式在这类材料中的作用。
3.对信息进行筛选
筛选,就是依据试题要求,锁定范围,进行过滤、选择,从选项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在答题时,考生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
4.结合试题运用排除法
这类材料涉及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知识点,给作答造成困难。命题者往往会考虑到考生答题的困难,为考生提供一些解题信息,使错误选项有破绽可寻。这样,对错误选项的排除成了我们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的阶梯。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剧烈降温的气候现象,主要是依据 。冬季基础温度相对较低,日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很难达到8℃,不易满足寒潮标准。但是处在季节转换的11月和3月,气温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起伏变动较大,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反而容易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全球变暖后气温偏离平均态的振幅越来越大,因此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时段 。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今冬预测消息称,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同时预测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对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统计结果表明,冬季到次年春季,拉尼娜年一般会出现19.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有3.4次可达到寒潮等级。因此,明年1月至2月,寒潮次数还有可能进一步攀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